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舍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舟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正刻就明自了怎幺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域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幺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一睛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仔细品读选文第③段。作者在本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4.试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选文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5.下而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明代束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1.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困难往往就迎刃而解。(用文题作答不给分) 2.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结论: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3.美国某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了第一家银行。 4.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 5.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来看,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题目“学会转身”已揭示作者的观点,从全文看,作者论述学会转身的好处,第②段有“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第③段有“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第四、五、六、七段则举出例子论证。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明确论点。抓住关键句、扣住“学会转身”之意即可。也可对结尾“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一睛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一句话进行压缩整理解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及其得出的结论。要仔细品读选文第③段,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这是道理论证;“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这是举例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段末一句话:“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热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温馨提示: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不以其道。         策:

(2)正己不能知。         患:

(3)可诬一世之人?       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B. 祗辱于奴隶人手       安可诬一世

C. 鸣之不能通意         真不知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4.甲乙两文在选拔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与运用。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2)子曰:“三军可多帅也,_________。”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

(4)西北望长安,_________

(5)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

(6)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们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鱼我所欲也》选自其中。

B.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一起被后人合称为“三苏”。

C. 晏琳有“富贵词人”之称,他的《珠玉集》中有着为数不少的感伤之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是如此,词中流露出词人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的淡淡伤感。

D.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与老子一起被后人合称为“老庄”。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没有冬的肃杀,我们就感受不到春的妩媚;如果没有冬的单调,我们就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如果没有冬的真实,我们就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②我喜欢冬季。③虽然没有鲜花、绿草的点缀,但我还是由衷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④不为别的,只因为冬天有融融的炉火、温暖的阳光和删零的雪花,⑤岁月更迭,四季交替。

A. ③②⑤④①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⑤①    D. ④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面各项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五环路的顺利通车,使北京拥堵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缺主语。修改:去掉“使”。)

B.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否定不当。修改:去掉“切忌”。)

C. “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解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研究和了解。(语序不当。修改:“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D. 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搭配不当。修改:“促进”改为“改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