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完成问题。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

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许金榜),完成问题。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文意内容填写下表。

 

艺术理论

艺术观念

艺术实践

西方戏剧

强调摹仿

运用布景确定空间

中国戏曲

写意观念

③④虚拟动作,高度结合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具有很高的民族传统技艺性。

B. 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戏曲的赞美热爱之情,但作者对中国戏曲的前途命运并不乐观。

C.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D. “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 “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民族艺术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1.(①强调神似 ②写实观念 ③虚拟空间 ④虚拟情节(4分,每点1分。) 2.“一般”限制范围,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但偶尔使用布景,“一般”这个词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3.B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并提取的能力。读懂全文内容后再作答。如一空,抓住第②段“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压缩整理。二空,抓住第②段“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压缩整理。三空,抓住第④段“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压缩整理。此题只要找到答案区域即可解决问题。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的特点。“一般”限制范围的副词。语境义是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剧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但偶尔使用布景。去掉这个词语就不实事求是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张秀超的《最后的背影》(有删改),完成问题。

①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②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③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牛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④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⑤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⑥“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⑦这次上学走的时候,我难以启齿地告诉父亲,学校要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    

 ⑧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⑨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⑩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   

 (11)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穿一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12)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13)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有办法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14)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15)父亲留给我的记忆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切的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结合语境, 从加点词的角度对句子作简要赏析。

瘦削的父亲架不起衣服,宽大的黑褂子在风中一飘一飘的,父亲像一个影子人,飘荡在苍茫空旷的天地间,跑了两条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3.文章结尾说“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你是如何理解“踉跄而凄寒”的?

4.从第③段中画线句中你读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你又是如何看待此段中“哥嫂”的做法呢?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有许多相通之处, 主题上都写父爱,都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

B. 本文是以背影为叙事线索,语言朴素优美。

C. 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淳朴、善良、慈爱、坚强、寡言的父亲。

D. 文中第(13)段划线句正面体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作者的爱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刘义庆《咏雪》)

注: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1.解释加点词。

(1)余一小舟               (2)此 

(3)俄而雪骤                 (4)公欣

2.与【甲】文“上下一白”中的“一”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湖心亭一点    B. 而或长烟一空

C. 便得一山    D. 劝君更尽一杯酒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甲】【乙】两段文字都写雪景,但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渔家傲》(李清照),回答问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断一处。

(1)学诗漫有惊人句             (2)九万里风鹏正举

2.下面对李清照的《渔家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其实是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B.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C.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D. 李清照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清新婉转,极富抒情性,体现了婉约的风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jiān程;我不去想能否yíng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甲】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jiān程_______                    ②yíng得______ 

③吐_____(A. lòu  B. lù )       ④玫_______(A.guī B.guì)

(2)根据语境,文中【甲】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_______

A.一切,都在意料之中。B.一切,难道不是在意料之中吗?C.一切,不可能在意料之中?

(3)文中画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语句是_________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①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熟。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