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何所有
张晓风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②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声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
③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④一周以后,第二个年轻人也回来了,他神情疲惫,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达肃穆的松树林,我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
⑤“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
⑥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开始为第三个年轻人的安危担心,他却一步一蹭,衣不蔽体的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迥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峰悲旋,蓝天四垂。”
⑦“你难道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难道连蝴蝶也没有一只吗?”
⑧“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①心情。”
⑨“孩子,你到的是真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天意要立你做新酋长,祝福你。”
⑩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
(选自《精美散文》)
【注释】①悲激:悲伤激动。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高处何所有”的理解。
2.文中分别描述了三个年轻人登山归来的神情。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这样对比描写的好处。
3.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新酋长应具备身强体壮、智慧过人、、、的素质。
4.文章结尾写第三个年轻人“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你认为他是真英雄吗?结合文章写出你对他的评价。
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里搜索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你搜索到的名言。
(2)右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的宣传海报,请简要介绍海报的内容,并写出年主题的核心含义。
内容:
核心含义:
古诗文填写。
(1)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写出了作者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段话选自《中国石拱桥》,阅读后按要求完成小题。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xié;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①)的技术水平和(②)的艺术价值,(③)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④)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均称”中“称”是个多音字,下列汉字与其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
A. 嗔 B. 撑 C. 衬 D. 秤
2.文中拼音“xié”的汉字写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谐 B. 协 C. 偕 D. 胁
3.依次填入语段“”处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B. ,”。 C. :。” D. ,。”
4.依次填入语段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①杰出 ②高度 ③充分 ④不朽 B. ①高度 ②杰出 ③不朽 ④充分
C. ①不朽 ②充分 ③高度 ④杰出` D. ①高度 ②不朽 ③充分 ④杰出
在你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条漂亮的裙子等。请以“我渴望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书写注意工整、规范。
④不少于500字。
阅读《青春庭院》,回答小题。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2.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3.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③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