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

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冽(lǐng)   要(sài)      轻(yínɡ)    锐不可(dǎng)

B. 发(bān)    裁(zhò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 然(qiāo)   首(qiáo)     蓝(zhàn)    摧枯拉(xiǔ)

D. 空(líng)   刻(juān)     战(dū)      一丝不(gǒu)

 

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凛冽”读作“lǐn”,“锐不可当”应读“dāng”;C项“悄然”应读“qiǎo”;D项“凌波”应读“lín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曾经摔过跤,可能是自己爬起来,也可能是有人扶着你。为了让我们不摔跤大人们总是呵护有加,给我们设置很多禁忌,而我们一旦摔跤,他们则如临大敌。其实我们自己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摔了一跤”也没什么大不了!

请以“摔了一跤”为题,写下你的经历、感受或想法、字数600至800字。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首句“僵”“孤”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日,剧饮而归。

(选自《东坡志林》)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    B.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C. 余戏之曰(嬉戏)    D. 是日,剧饮而归(这)

2.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B.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C.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D.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4.两文都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写,【甲】文写了两个“闲人”,【乙】文写了两个“异人”,但两文所展露的作者的胸怀是一致的。请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新型移动学习新宠---教育APP

【教育APP概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移动学习日渐成为在线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于是,各类教育APP也大批涌现。教育APP中的APP是英语Application的琐屑,原意为“应用”,现在APP被普遍界定为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在2016新浪中国教育盛典上,新浪教育发布了《2016年度教育APP风云榜》,将教育APP分为“中小学教育APP”,“外语学习APP”,“考试APP”,“在线教育平台”五大类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在教育类APP 中,中小学教育APP使用率较高,用户活跃度也较高。其功能主要以题库类和作业类为主,题库类主要提供海量试题、在线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作业类主要提供各层级学习模块供老师、学生、家长选用。中小学教育APP涵盖的主题则如下图:

【媒体报道】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智慧教室、翻转课堂、在线作业APP……这些科技范的智慧教育应用,正越来越多在中小学教育场景中现身……截至今年11月份,在“XX”教育APP 平台上,目前已有2705万学生、1105万家长、137万教师注册,这些用户通过电脑、APP等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每天都会产生上亿的学习数据。

(2016年12月5日南方日报)

“父母对初中的题目不一定会做,老师不能随叫随到,同学也不一定能解答。”林同学说,“教育APP就很实用,遇到难题只需将题目拍照上传分分钟搞定。目前我们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用这类软件,有的还下载了了好几款不同的混着用。”

(2016年9月15日重庆晨报)

“有一款数学APP,用闯关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去赢取‘军衔’和‘糖果’。游戏设计的挺新颖,孩子们都很喜欢。但是我儿子班里一个孩子为了赢得奖励,一周做了四五百次,他妈妈发现后很担心。用APP辅助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缺乏引导和监管,孩子就会沉迷其中,还影响视力,也是挺可怕的。”某小学家长这样说。

(2016年12月23日深圳商报)

最近,一种“作文APP”软件在学生和家长中受到追捧,只要轻点屏幕,选择好话题、体裁、字数后,大量作文随即筛选而出,选取其中任意段落,即可在短时间内组合“拼装”成一篇“作文”。“作文神器”虽高产,真能妙笔生花吗?

(2015年9月25日中新网)

【各种声音】

观点一:APP这种新的作业模式并不是对传统线下作业模式的替代,而是一种有效补充。软件可以自动批改和汇总成绩,可以让孩子、家长和老师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习情况。通过学习数据分析,让体现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能很方便地比较不同APP中更好的资源和更好的老师,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强。

观点二:教育APP本身功能各异、良莠不齐,主要是看怎么使用,就拿题库类APP来说你是用来学习解题思路呢,还是全盘照抄?这类学习软件其实就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千万别把它作为获取答案的捷径。

观点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这是被历史论证过的真理。教育APP的出现虽然对传统教育形成一定的冲击,却也不必视如洪水猛兽。相信随着技术的更新,教育APP将能更好地与传统教育进行融合。

1.下列关于“教育APP”的表述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 中小学教育APP的使用率和用户活跃度都较高,其功能分题库类和作业类两大类。

B.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如今,教育APP已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各种教学场景。

C. 教育APP的出现,对传统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犹如洪水猛兽,弊大于利。

D. 目前教育APP的主题分布很不均衡,其中语言与阅读类的APP最受用户喜爱。

2.根据上述材料内容,概括教育APP的优势和负面作用(各写出两个方面)。

3.【媒体报道】中提到一种可在短时间内组合“拼装”成一篇“作文”的 “作文APP”,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参照【各种声音】中观点的表述方式发表看法。

4.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于物也。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如何让教育APP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学习。

 

查看答案

芭蕉花

郭沫若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河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下知为什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什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罢?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什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写于福冈

1.这篇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关于“芭蕉花”的一件怎样的事?概括回答。

2.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粗词蕴含的情感。

(1)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

(2)不一会父亲就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

3.以下两个句子出现在文中不同的地方,它们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1)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2)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4.文末“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这句疑问句,含义隽永。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