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桐花满地》,完成小题。 桐花满地 雪小禅 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

阅读《桐花满地》,完成小题。

桐花满地   雪小禅

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③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

④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⑤那时玲是我的蜜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⑥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⑦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因为我发现,信纸是湿的。

⑧每天上学都要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⑨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⑩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⑾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⑿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可是,她一直留着。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⒀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⒁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⒂玲很快回了短信。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1.文章以“桐花满地”为题,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

(2)第(13)段画线句中的“捧”字能否换成“端”或“拿”,为什么?

3.“我”与玲逃课看电影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我”对桐花的认识和情感变化。

不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

5.有人认为,文中的桐花是“玲”的化身,你对此有何看法?

 

1.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含蓄地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富有诗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桐花喻为“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桐花在“我”心中的情态,表明了“我”不喜欢桐花的缘故。 (2)不能。“捧”在这里是细心地放在手里,能表现“我”对不喜欢的桐花的忏悔与敬重桐花的心理,而“端”和“拿”则表达不出这种心理。 3.表明“我”与玲的密友关系,描述“我”与玲在一起议论桐花的情景,为下文写“我”多年之后和玲再度联系上,并且问起桐花的情节埋下伏笔。 4.惊艳凄美惆怅 5.文中写桐花“命贱”“无比的凄美”,让人心生怜悯,这与命运多舛的玲非常相似。作者正是通过这双重形象的映衬,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之情。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桐花满地”富有诗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地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1)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划线句子把桐花比作为“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桐花在“我”心中的情态,揭示了“我”不喜欢桐花的原因。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品读欣赏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捧”写出了“细心”的动作,表现了“我”对不喜欢的桐花的忏悔与敬重。 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2

材料二: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21cjy.

材料三:“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21教育

材料四: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根据材料一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

(2)材料一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四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4)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任选一个角度陈述理由。

利:

弊:

 

查看答案

下面的申请书有两处毛病,请找出来并改在后面。

申请书

我通过团组织的教育和帮助,认识到作为时代的青年应该积极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如果我被批准了,我决心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如果我一时未被批准,绝不灰心,继续努力争取入团。为此,我强烈要求团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九年级(1)班  张晓东

2018年1月17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中雪后

【清朝】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请你描绘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

(2)分析诗歌后两句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⑤东皋薄暮望,________。       (王绩《野望》)

⑥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春望》中表现诗人因忧国、伤时、思乡而形容苍老的句子是“_________。”

⑧《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B. 法布尔的《昆虫记》 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可以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D. 《答谢忠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