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1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

材料1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2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使用手机的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信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3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1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3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1.C 2.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等。 3.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中国城市学生手机使用率之高,但并不是全部。删去后则绝对地说明中国城市学生人手一机,这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作比较,通过我国与美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在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方面的规定的比较,突出了我国在此方面的欠缺,引起重视。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要言之成理。 【解析】 1.试题分析: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说法不正确。此句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为陈述对象。找到“调查项目”和“所占比例”栏目,通过比较可分析出两点: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3.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材料内容或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学生理解原材料的内容,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最后一次拥抱徐建树

 林海在大城市工作,去年春节终于抽出空回到老家跟爸妈欢聚一堂。一眨眼的功夫假期结束了,要返程的时候,林海心里不免难过起来,工作太忙了,路途太遥远了,或许下一次团聚又得是春节时。

 时候不早了,林海用力拥抱了一下妈,又向苍老的爸挥挥手,掉头大踏步就走了,再耽搁下去,他的眼泪会流出来。

 当到家的时候,妈打来一个电话,说:“海子,你走后你爸一直不开心,酒不肯喝不说,连饭也不想吃。”

 林海忙说:“妈,您告诉爸,一有空我就会回去的,那时候我一定多陪爸几天……”

 妈打断林海说:“不仅仅是这个,我偷偷告诉你原因,主要是你离开家时跟我拥抱了,没有跟他拥抱,他就有点伤心了。说儿子大了不亲热了、生分了,说他以前那么欢喜你,你小时候他天天把你搂在怀里,现在连个拥抱都不肯……嗨,这老头越过越像小孩儿了。”

 林海听了心里诧异,不就是一个拥抱吗?爸竟然需要这个!

 不过爸说得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父子之间开始变得生分了。平日里总是本能的打给妈电话,打给爸总觉得无话可说。而一旦父子面对面,更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句话,跟妈妈倒有无穷无尽的话要说。有时吧跟爸不像是父子,倒像是陌生人,甭说拥抱了,连拉下手都觉得别扭。或许天底下所有的父子全是这样吧?

 无论怎么说,下次回去时,一定要狠狠拥抱爸一下。

 城里日月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林海一直忙;再一晃又过年了,林海还是忙老家就像天上的月亮,美丽万分,却又遥不可及。好在来日方长,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回去,还欠爸爸一个拥抱哩。

 时间跑啊跑,又不知跑了多远。这天突然接到电话:爸突发疾病,不行了!

 林海一听之下就像身后的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塌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倒了,心脏像给一只巨手一下子摘了去,空荡荡的,除了疼,还是疼。

⑫这一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原来回趟老家并不算太难,也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只要愿意挤,总会挤出时间的。可自个儿以前怎么就那么望而生畏呢?

⑬前一脚踏进家门的时候,正看到爸静静地躺着,妈和亲戚全围着。

⑭妈说:“你爸老早就感觉不舒服了,可不让跟你说,说你太忙,他还说,海子说要拥抱我哩,我得好好活着……”

⑮林海好容易才脱下鞋爬上床,坐在爸的脚底下,然后虔诚地伸出双手托住爸的后背,轻轻一用力,爸便坐了起来,啊,什么时候爸变得这么轻?

⑯爸身上暖呼呼的,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自个儿小时候爬在爸背上时闻到的味道,是寒夜里躺在爸怀中闻到的味道。太熟悉了,又太陌生了。

⑰然后林海把爸的头轻轻靠在自个儿的肩膀上,就像他小时候靠在爸爸的肩膀上。

⑱林海再用力搂住爸的腰,说:“爸,我拥抱你了……”

⑲爸没有回答,在几分钟之前爸已走了。

1.请从林海的角度,围绕”拥抱”梳理本文的情节脉络。在下列两处横线上填写有关的情节内容。

 去年春节回老家,没有给爸拥抱→ ___________→④爸去世时,给了爸拥抱

2.林海的爸为什么如此在意儿子的一个拥抱?

3.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

4.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分析林海这一人物形象。

5.简要分析本文第自然段的写法之妙。

 

查看答案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节选自《出师表》)

【丙】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去之_______

(2)亲戚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_______

(4)能得人心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三里城/以昭陛下平明

B. 域民不封疆之界/为勤惰必分

C. 攻之而不胜/知不争

D. 而不胜者/秦王怫

3.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4.乙文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的建议,请你概括这则建议,并思考这条建议和丙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不谋而合?

 

查看答案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查看答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使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某班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读书离不开朗读。请你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丽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出口成章文采飞扬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个人口头说话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才可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朗读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离不开分享。在日益盛行的读书节目中,每个节目都有一些关键词,

比如每一期《朗读者》都有关键词,如“第一次”“选择”等,请你仿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__________

课文: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思家却难归家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