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 )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

(二)阅读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 )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 ),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 )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 )过,想喊,没喊出声。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孩子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窜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在原文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

A. 停 摆 提 冲    B. 漂 撑 拿 浸    C. 泊 点 擎 漫    D. 拴 指 放 流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3.本文刻画的主人公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请根据要求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神态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圆脸少年吗?为什么?

 

1.C 2.环境描写。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3.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个倔强的“圆脸少年”。 4.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5.示例:神态描写: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动作描写: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语言描写:孩子,上船,快上船! 6.喜欢。他倔强、要强,而且没有抱怨、仇恨的心。他甚至还感恩那个撑船的老人。 不喜欢。他过于倔强、固执。这样难为辛苦自己没有必要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第一处形容船的停留用“泊”比较恰当;第二处结合下文的“小船离岸而去”所体现的船的轻盈的特点可以确定此处应该填“点”;第三处男孩为了保护书包不被弄湿,所以用“擎”最贴切;第四处只有用“漫”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五、推动情节的发展。“小河”“渡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人公的判断。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人公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篇文章意在赞美少年的要强和感恩之心,所以主人公是 “圆脸少年”。 4.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辨析能力。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叫做“中心句”。也可以说文章的“中心句”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好一个倔强的少年”体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是文章的中心句。 5.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如“两眼睁得溜圆”“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等句子。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孩子好像没听见”“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可知男孩的好强,从“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可知男孩的感恩之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3.假如把原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4.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七年级⑴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活动即将结束了,请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着整个社会发展史。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⑤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作者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 这首散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这首散曲的主旨句。

C. 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 这首散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