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乔诺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颗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覆盖上泥土。(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加点词是什么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这对叙事和表达主旨有何好处?
4.选文第8段划线句中的“这”和“奇迹”分别指什么?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诫子书
羊祜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①。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②。今之职位,谬恩之回③耳,非吾力所能致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④言则忠信,行则笃敬⑤。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⑥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注释】①典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②清异之名:特别的才能。③谬恩之回:误把恩惠赐给我。④汝等:你们。⑤笃:忠诚、厚道。⑥不经之谈:没有根据的议论。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共两处)
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
(2)非吾力所能致也(____)
(3)愿汝等言则忠信(____)
(4)闻人之过(____)
3.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夫君子之行 B. 能言之年 C. 闻人之过 D.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4.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甲、乙两文从学习与做人方面对子女进行劝诫。你从中得到学习做人的哪些启发?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诗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描写,体现了暮春的景象。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1)为营造活动氛围,同学们拟写了“阅读经典名著,提高语文素养”的活动标语,请用正楷字将它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
(2)你如果认真阅读《西游记》,书中的两处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却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戴上紧箍咒。请据此写一幅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三打白骨精难忍紧箍咒
(3)你的好友都到这个情节:
老鼋驮着他们,波踏浪,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好近东岸,忽然问曰:“师傅,我向年曾到西方见我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他着急地向你询问:“唐僧帮助老鼋询问了它的年寿之事吗?这件事后来怎样了?”你应该这样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雾霾天气不仅大啊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B. 几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全社会关注。
C. 本届戏剧梅花奖歌唱演出的上座率很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现代——郑振铎
B. 《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
C. 《狼》——明代——蒲松龄
D. 《蚊子和狮子》——古希腊——《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