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思想的天鹅 ①有时候我在想,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思想的天鹅

①有时候我在想,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来形容我们的思想?

②偶尔,我觉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但取其味时,不损香色。而这蝴蝶不能在我们预设的花园中飞翔,它随风翻转,停在一些我们考察的花丛中,甚至让我觉得,那蝴蝶停下来时,有如一株花。

③偶尔,我觉得思想犹如海洋,广大与深度都不可探测,在它涌动的时候,或者平缓如波浪,或者飞溅如海啸,或者反映蓝天与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时候会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鱼汛或暖流、黑潮从不知的北方到来,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④偶尔,我觉得思想像是《诗经》中说的“鹞飞戾天,鱼跃深渊”的鹞或是鱼。上至飞鸟下至渊鱼,无不充满了生命力,无不欢欣悦豫,德教明察。鹞鸟的眼睛最锐利的,可以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空,看见茂盛草原中奔跑的一只小鼠;鱼的眼睛则永远不闭,那是由于海中充满了凶险,要随时改变位置。

⑤不过,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暂;而海洋则过于博大而不能主宰;鹞则太过强猛,欠缺温柔的性质;鱼则过于惊慌,因本能而生活。

⑥如果给思想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学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在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仪态优雅;它善知和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的品质,它的耐力、毅力和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优游。

⑦据说,驯养天鹅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把天鹅的一边翅膀修剪,使它失去平衡不能飞,它就会安住于湖边。另一种方法是,把天鹅养在一个较小的池塘里。由于天鹅起飞,必须先在水中滑翔一段路途,才能凌空而去,若池塘太小,它滑翔的路程太短就不能起飞了。

⑧驯养思想的天鹅似乎不必如此,而是确立一个水草丰美的湖泊作为天鹅的家乡,让它保持平衡的双翼,也让它有广大的湖泊,然后就放心地让它展翅翱翔吧!只要我们知道天鹅是季候之鸟,不管它飞到万里之外,在它的心灵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经过数万里的时空,在千百劫里流浪,有一天,它就会飞回它的家乡。

⑨在我的心灵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去,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忱。它总会飞回来,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降落。

1.文章的标题为“思想的天鹅”,有什么作用?

2.我们一般主张写文章要简洁,你觉得文章②—⑤段应不应该删除?为什么?

3.怎样理解“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的,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降落”在文中的含义?

4.作者为什么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请简要说说理由。

 

1.标题运用比喻,将“思想”和“天鹅”联系起来,比较新颖、形象,揭示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不能删除。因为作者将“思想”比作“蝴蝶”、“海洋”、“鸢”、“鱼”,都具有一定的弱点,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作者对“思想”的深刻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引出下文,通过对比,衬托出“天鹅”之喻的准确性、合理性。 3.①有了思想,有了理想,便能主宰自己的一生。②不管走向何方,都不会迷失方向,永远具有温和与优雅的气质。 4.①因为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②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名著翻拍之我见

①翻拍名著已成为当下电视剧制作的一股潮流,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自然成了翻拍的热点。翻拍本身无可厚非,但翻拍的水准却令人担忧。譬如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剧情里有这样的桥段:当时张飞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而剧中的吕布竟然对如此伤自尊的谩骂不知是何道理。结果一向暴躁的张飞又花了一大段时间用了一大段的废话对“三姓家奴”进行细致解读。直到张飞讲完,骑着赤兔马,手握方天戟的吕布才明白原来张飞在天下英雄面前骂他忘恩负义。

②如果对文学名著的解读不负责任,名著翻拍意义何在?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晓得,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大多数演员均出身梨园世家:六小龄童出身“猴王世家”,马德华是昆剧演员。还有扮演唐三藏母亲的殷小姐是黄梅戏头牌马兰,虽只有几个镜头,没有台词,就是几个戏曲程式化表情,但足以给人留下永远铭记的深刻印象。那些看似做作的一招一式,都蕴含戏曲程式的一板一眼。当下大多翻拍的人物塑造与演绎缺少的正是其自身文化的积淀。缺少了厚重的文化,翻拍的作品注定苍白。

④这种厚重文化的丧失也是商品时代的必然,因为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得创造者很难投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为了创作 87 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音乐,当年的王立平老师闭门谢客,寝不安席,在狭小的空间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去品味解读。其中《葬花吟》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可谓“一朝入梦,终生不醒”。这种情感的执着对于追求快节奏的商业制作而言只能割舍,因为投资商需要经济上的回报。

⑤对观众而言,中国人一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想到“奸绝”曹操就想到鲍国安,想到“义绝”关羽就想到了陆树铭,想到“智绝”诸葛亮就想到唐国强。至于孙悟空的形象,我们允许李连杰的客串,我们也接受周星驰的颠覆,但是心中不变的经典形象永远定格在82年版的六小龄童身上。因为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是所有80后共同的成长记忆。其他版本中无论演员怎样演绎,都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因为我脑海中的人物形象是我们认定的正统。观众不认同,翻拍有何用?

⑥诚然,名著需要以新的方式去传播,但是中国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宏伟场面的视觉冲击,更需要对文学名著的深刻解读和情感投入。如果没有对文本本身的感情,为了商业利益一味翻拍,说轻点是劳民伤财,误导观众;说重点就是糟蹋文学,亵渎名著。如此看来,文学名著还是不要一再翻拍。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首段讲述新版《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晓得,82 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大多数演员均出身梨园世家。

4.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极力反对文学名著翻拍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3)日,幽岫(xiù)(4)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5)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6)。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注释:(1)仆:作者谦称。(2)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3)限:遮断。(4)幽岫:幽深的山穴。(5)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6)办:具备。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仿佛有光___________

(2)答之___________

(3)于已办___________

(4)仁智所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梅溪西           辍耕垄上    B. 遂葺宇上            真不知马也

C. 斯已办           行者休    D. 不知有汉            陈涉立为王

3.翻译下面句子。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4.请结合乙文中的某一处(用自己的话概述),写出乙文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②端居:闲居。 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二字的表达效果。

2.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诗歌里的“智慧”】 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请发挥想象,描述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里的“智慧”】《格列佛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2)这里的“这种改革”指什么?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一则好的广告语会让人过目不忘。

3)比如下图公益广告“雾霾,让你前途无‘亮’”的广告语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

(3)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5)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