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赵州桥非常雄伟,金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

赵州桥非常雄伟,金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篱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按要求写在横线上。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语:____谓语:____,宾语____

2.下列句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B. 桥的设计基本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 (卢沟桥)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与河面平行。

3.根据文意,概括卢沟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仅限用四个字回答)从整体结构上看,卢沟桥与赵州桥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1.主语:水平和价值 谓语:显示宾语:智慧和力量 2.A 3.特点:历史悠久 结构完整 形式优美 区别:卢沟桥是联拱石桥,赵州桥是独拱石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主干的提取能力。句子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 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要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干,去掉修饰性的定语和状语。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A项与原文意思相符,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B:“基本”应为“完全”。C:应为“充分显示”。D:应为“几乎与河面平行”。 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中国石拱桥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完整、形式优美。主要区别区别:卢沟桥是联拱石桥,赵州桥是独拱石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青州入魏,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传)

    【注释】①鞍桥:马鞍。②让:责备。⑧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青州入魏/康乐以来    B. 复南奔/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C. 有友人与之/答谢中书    D. 涉猎经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读完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于畎亩之中______

(2)乱其所为______

(3)其所不能______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对于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舜、傅说等六个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

B. 文章第二段先从正面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再从反面论述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C. 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论证结构是先分后总。

D.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感受了人间的真情、母爱的可贵;我们领略了山水的魅力、名胜的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美好”后面加上“的印象”)

B.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悔恨,也不惭愧。(“不悔恨”、“不惭愧”语序调换)

C. 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同学们欢欣鼓舞的事情。(把“使”删掉)

D. 从吃饭这件小事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删去“从”和“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离开母亲这么久了,看见母亲现在憔悴的样子,我不禁触目伤怀

B.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C. 长江的两岸重峦叠嶂,遮蔽了天空和太阳,景色非常壮观。

D. 每年,慕名而来参观寒山寺的游客络绎不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