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架陪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1.“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 2.“笑意”表现妈妈对“我”对如此爱书(书架)的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 3.“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 4.示例:陪伴我的是台灯。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给予我力量。 【解析】 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第三、四段的内容可将第一空填写为“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根据第十一至十六段的内容可将第三空填写为“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内容来分析。妈妈是在听了我自制的“小书架”之后有了这样的表现,表现出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所以眼里有了泪花。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写出两条批注,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用了虚写的方法,都为表现我希望得到“书架”的迫切心情。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赏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③,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乘胜:指李光弼一举消灭叛军。④ 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首联连用几个数词,其作用是什么?

2.“草木变衰行剑外”照应“______________”一句,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九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

走近千古圣贤,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填空。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3)《望月有感》中写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比喻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

(5)杜甫《登楼》中借古讽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B. 《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万卡》《万尼亚舅舅》等。

C. 《热爱生命》选自《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英国小说家,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人称“亚圣”,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 《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 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