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作。 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作。

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获得地位;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享有声誉;……也有人认为,拥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获得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也有人认为,享有声誉并不意味着幸福;……

(1)请以“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2)“特别的            ”(自己补充完整题目)

 

(1)范文: 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幸福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幸福是雨天里的一把雨伞。而我则认为,幸福是寒冷冬夜里的一个暖壶。 那是一个极其寒冷的晚上,我提着书袋子去上晚自习。到了教室,依然那么寒冷。我心想:今晚肯定很冷。爸爸去开会,十点多才会回家,而妈妈又去了外婆家,只有我一人在家。 晚自习铃响了,我的心早已飞出教室,而在想着如何熬过如此寒冷的今夜。我向窗外望去,花儿在这冰冷的空气中凋谢了,小草也换上了枯黄色的保暖衣,小鸟也飞到了南方温暖的家里。唯有那刚理了光头的梧桐树与我一样,无法度过这寒冷的夜晚。 我不由得用两只手互相搓着取暖,并用嘴哈一点儿热气,但今夜必定如此寒冷,我该怎么办呢?不觉中,我发现窗外已经飘起了雪花。不一会儿,学校就变得银装素裹,仿佛披上了羊皮大衣。 “铃铃铃”,下课了,我便装好书本提着袋子,向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顶着风雪冒着严寒,冰冷的月光撒在洁白的雪地上,更显得冰冷。我的双手虽蜷在袖子里,但仍是那么的冷。 到家了,我打开灯,便刷了牙,就去睡觉。心想:都八点多了,爸爸回来还要两个小时,看来今夜要与寒冷作战了。我上了床,钻进被窝里。突然,一股暖流涌上身来。我惊奇的发现,有一个暖壶。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父母对我浓浓的爱。一切寒冷全部消失,我兴奋无比! 幸福可能是十元钱,可能是一顿丰盛的饭菜,也可能是一个游戏机。但在我的心里,幸福则是寒冷冬夜里的一个暖壶! (2)范文: 特别的如水幸福 不知从何时起,我迷恋上了葡萄酒。 或许是因为那一盏盏精致的高脚杯,像一个个高傲的贵妇人,高昂着头,玲珑剔透,却不得不臣服于那一抹酒红色之下。 又或许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醉卧沙场的豪情感染了我,让我无比神往。 偶然一天,父母在家宴客,还拿出了他们珍藏已久的葡萄酒。一抹暗红色晃过,我便有些眩晕。那是怎样的一种颜色啊!黑中透红,红中透亮,一如天边云霞最后的惊鸿一瞥。 那时的我总以为,葡萄酒的颜色是最独特的,滋味也一定是最好的,能日夜与之相伴,该是一件多么高雅、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忍不住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我小心翼翼地端起红酒杯,不舍地端详几眼,就仰脖而尽。 随着冰凉的液体滑下,一股呛鼻而微涩的味道蔓延开来,酒精的味道直往鼻翼冲,我连连咳嗽,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这真的是葡萄酒吗?我难以置信,我仿佛看见泡沫般的酒红色梦幻破灭了,瞬间踪影全无。 妈妈连忙递给我一杯温开水,一边责怪我的冒失,一边用手轻拍我的背。妈妈的手温暖而有力,让普通的温开水也变得格外温暖。我只是看着这杯水,毫无特点,却有一种想捧住它的冲动,生怕这份温暖散失了。我一点一点呷着,品味着,一股暖流从口中传到心底,平静而安定。觥筹交错间,葡萄酒还在耀眼的灯光下,散发着无尽的酒红色魅惑,我却无心欣赏。我只想依偎在妈妈身旁,手里捧着这杯无色无味,但又那么特别的水。 我突然间明白,有些人,有些事,无论多么别出心裁,光芒万丈,终究是过客,而真正的幸福,永远细水长流,碧海无波…… 此后,我更懂得珍惜身边的微小幸福。一朵花开的声音,一株狗尾巴草在夏日微醺和风中摇曳的样子,一句简短的“注意安全”的提醒,这些平凡的事情在我眼中是如此特别。 因为,这是专属于我的、特别的幸福。而那杯并不“特别”的白开水,也将在记忆的长河中,闪耀着特别的光辉。 【解析】(1)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那一刻”和“幸福”是关键词,它的意思是幸福在某一时刻被我所感觉,或者是我经历的一个事件使我感受到幸福。“那一刻”是本文构思的难点,这是时间上的限制,即时间是短暂的、瞬间发生的。文章中你可以写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但你必须写到“那一刻”,而且“那一刻”之前的叙事都是为“那一刻”发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服务的。写“幸福”可以采用分镜头式的形式来写作,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关于幸福的场面,把它写下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也可以填写抽象的情感、哲理,如宽容、理解、自信、幸福、爱等。分析题目中的“特别的”可以知道不管填什么,都应突出特别。所以我们就要想我们已有的材料里面哪些是特别的,特别在什么地方,特别的表现有哪些,特别的意义是什么等。这样思考之后,缩小思路的范围,考虑自己可以写什么,有哪些可以驾轻就熟地写出来,再将题目补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留住她的温暖

在台湾,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妈妈,每天都给女儿打电话。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轻俏活泼的声音,让妈妈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不在电话那头,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

而事实上,这声音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女儿的所有温柔的记忆。

女儿走后,这个手机再也无人使用,可母亲仍然按时交纳着月租费。每天听着这句留言,她觉得女儿并未远走,还在从前的那家公司上班。

母亲仿佛就坐在女儿身边,微笑地看着她,看女儿灵巧的手指敲击着键盘,看女儿在会议室与同事侃侃而谈,看女儿将一份文件放进复印机……

在这甜蜜的遐想里,母亲挨过了漫漫的长夜,挨过了一寸一寸的疼痛。在茫茫复茫茫的海上,有时只需一句话,就能摆渡一颗柔软的心。

可是,有一天,当她又习惯性地拨打这个电话时,那个留言竟消失了!她听见的是对方已关机的提示音。惊慌失措的母亲,恍如失掉了整个世界。

她费尽周折,找到了女儿手机的客服电话。电话接通的一瞬,她泪眼蒙蒙,语不成句。对方听清她的问题后,耐心地向她做了解释。

原来,电信公司已通过短信告知客户,语音系统即将升级,请大家将旧的语音留言与欢迎词,转换到新的系统保存,否则会丢失。而这位母亲从未看过手机短信,所以在新系统上线一周后,她失去了这个珍贵的留言。

母亲彻底崩溃了:“这是我过世女儿的留言,以后,我该怎么办……”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哽咽着,像个无助的孩子。

客服人员立即将此事通报给主任,主任又迅速汇报给公司资讯部门。工作人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数百万用户的上百万个旧的语音信箱中,找到了她女儿的录音。

他们立即开始研究,如何让原音重现。工作人员用原始的方式,使用公司内部的电话,打入她女儿的手机,取得了那句至关重要的留言,再从客服中心的录音系统中,将这句话转录出来,汇入新的语音系统。

日夜盼望的母亲,终于又听到那活泼轻俏的声音。这一瞬,她开心得笑起来:“听到了!听到了!”仿佛那个眉眼乖巧的女孩,又亲昵地偎在她的身旁,一伸手,就可以抱到她。

为了永远不再遗失这条留言,公司人员将这段录音拷贝到光盘里,赠送给这位母亲。

也许我们都是普通人,无法阻止地震、车祸、海啸的发生,可我们能够用持久的耐心和绵密的关怀,去缝合一位母亲破碎的心,留住她的温暖。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情节。

2.“在这甜蜜的遐想里,母亲挨过了漫漫的长夜,挨过了一寸一寸的疼痛”句中“甜蜜”与“疼痛”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3.文中画线处用了插叙,能否删掉,为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酒婆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炮打灯”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酒,穷人们喝了它,可以在劳碌了一天之后,缓解疲劳,忘记烦恼,洒脱放纵一番。

B. “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C. 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不想惹事生非的心理状态。

D. 酒婆死了,老板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后悔自己不该一时头脑发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

E. 小说着力塑造了以酒婆为代表的一群下层劳动者的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2.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有人说酒婆的死完全是个意外,是偶然;也有人说有必然性。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夫期十日/陈太丘友期行

B. 原三日即矣/上一白

C. 群臣左右谏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D. 可无乎/男有分,女有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略无____________        (2)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

(3)虽乘御风____________      (4)哀转久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句子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若要有____________,请多_______________;若要有_____________,请多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