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字 臣,ché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字

臣,ché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是男性奴隶。

             (文段选自“360百科”)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习俗

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腊月二十四,即是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之文明用语礼仪

某公交车上有一则这样的宣传语——“老弱病残和孕妇”专座,这则宣传语被人称作不得体的礼貌用语。

1.(1)材料一中“臣”字是属于________字,(填汉子“六书”之一)

(2)关于“臣”字的配图非常形象生动,请你结合材料用语言表述出来。

2.你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

3.“老弱病残和孕妇”专座,用语不太恰当,请你换个更恰当的说法。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

 

1.(1)象形字(2) 图中画了一只竖立的眼睛,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 运用图画,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臣”字的形状特征,让人更好地理解“臣字俯首屈从之意”的由来。 (大意对即可。) 2.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扫尘”就是传统节日春节前的大扫除;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大意对即可) 3.爱心专座(言之有理即可) 4.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很丰富,中国汉字文化、传统习俗、传统礼仪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王国的世界真是奇妙。( 大意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了解能力。汉字六义是就“造字法”而言,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假借。仔细观察并了解材料一中的“臣”字,可以看出,这个字属于象形字。仔细观察“臣”字的甲骨文字形,图中画了一只竖立的眼睛,人低头时,眼睛处于竖立的位置。这个汉字运用图画,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臣”字的形状特征,让人更好地理解“俯首屈从之意”的由来。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这则材料对腊月二十四的民间“扫尘”习俗做了介绍,可以从扫尘的做法和意义角度来分析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老弱病残和孕妇”这个名称过于直接,不尊重弱势群体,可以改为“爱心专座”,既尊重需要帮助的人,也提醒人们用“让座”的行为献出爱心。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从几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汉字文化、传统习俗、礼仪文化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1)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在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着。

(2)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3)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4)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5)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社会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焦虑。

B. 富二代、官二代如果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

C. 现代社会,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

D. 寒门能否出贵子,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

3.下面的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晋代孙康小时家贫,冬天夜里他常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查看答案

军人之家

巴利斯

(1)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妻子维拉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中通知说,她的丈夫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

(2)医生带维拉走进病房,指着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

(3)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过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4)维拉醒过来后,少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巴都林受伤的全部情况: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目,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信人们才确认出他的身份。

(5)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悉心地照料着丈夫,盼着丈夫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6)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

(7)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经过讲了?”

(8)“当然!”

(9)“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10)“是的。”

(11)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着:“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12)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互相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窝里的泪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13)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14)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15)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为使“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这一情节合理,文中有几处埋下了伏笔,下面哪项内容不属于伏笔。(   )

A. 双眼已无眼珠,脸上有白而大的伤疤,脸已破相,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无法辨认。

B. 阿廖沙微微点了点头,巴都林兴奋地接着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C. 身上没有证件,仅凭一封给妻子的信确认了他的身份。

D. 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

2.下面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一项是(  )

A. 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

B. 巴都林突然想起,“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C. 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被抛弃……”

D.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3.赏析句子。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4.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妻子维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点。(只选一个)

5.小说叙写了什么故事?包含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至陈____________(2)将军披坚执锐_______

(3)说陈王曰________(4)陈王故人皆自引去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由是无亲陈王者。

3.下面选项与“苟富贵,无相忘”理解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

B. 反映他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C. 表现出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D. 这句话可译为“苟且富贵了,也不会忘记大家。”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将军/身被/坚执锐    B. 伐无/道,诛/暴秦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 诸郡县/苦秦吏者。

5.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

B. 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C. 上阕“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D. 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雄壮。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什么?整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⑥⑤①④②    D. ③①④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