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进商场,家用电器琳琅满目,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可谓应有尽有。
B. 清晨,老鸹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C.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 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有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
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博学古今大师学识千古长存,融汇东西先生风范百世流芳
② 高士贤人,饥荒岂争三斗米? 鸿儒骚客,片刻即成一首诗
③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A. ①朱自清 ②季羡林 ③白居易 ④ 沈复
B. ①季羡林 ②朱自清 ③杜甫 ④ 沈复
C. ①朱自清 ②季羡林 ③杜甫 ④ 沈括
D. ①季羡林 ②朱自清 ③白居易 ④ 沈括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 书写纯正沉稳,笔画刚劲有弹性
B. 折弯有力,收放有度
C. 字体方正,结构严谨
D. 布局适宜,飘逸俊美一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抄写在田字格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组合形式。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 、 、 的艺术魅力。
其它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如以下几联: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画数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载体(zǎi) “水”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B. 载体(zǎi) “水”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C. 载体(zài) “水”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D. 载体(zài) “水”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空白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①风趣别致 ②构思奇特 ③组合精巧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田”是象形字,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形状。
B. “增”是形声字,“土”是形旁,“曾”是声旁。
C. “林”是会意字,二木成“林”,表示聚集的树木。
D. “上、下”是象形字,以“一”为基准,在“一”上加一竖表示“上”,在“一”下加一竖表示“下”。
古诗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4)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衍(______) 胚胎(______) 拓宽(_______) 鳞次栉比(_________)
祈祷(______) 巨创(______) 风靡(_______) 肆无忌惮(__________)
mì食(______) lín峋(_______) 疾qū(______) 图文并mào(________)
zhēn酌(____) tiào(______)望 荒dàn(______) 如火如tú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