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 【甲】清欢 林清玄①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

【甲】清欢

林清玄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难道现代人的欢乐,就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了呢?

其实,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如是说。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乙】寂寞

梁实秋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选自《雅舍小品补遗》,有删节)

【丙】寂寞

龙应台

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

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张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时,“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时怕已悟得。

(选自《目送》,有删改)

【注释】①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②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雅舒小品补遗》创作于1928—1948年。

1.梁秋实说“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从而到达自己想要追寻的境界。请联系三篇短文,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文章

古人的诗文

境界

林清玄的《清欢》

_____________

以清为欢

梁实秋的《寂寞》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

龙应台的《寂寞》

张岱的“遥思入事,忆即书之”

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甲文中林清玄倡导“清欢”是入世的,积极的;而乙文梁实秋谈“清福”是避世的,消极的。请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3.乙文与丙文中同是写“月”与“树”,你更喜欢哪一句?请作赏析。

A.“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

B.“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高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

4.龙应台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那么如何在“无边无际无着落”的寂寞中感知“清福”,修得“清欢”呢?请联系三篇短文概括回答。

 

1.①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②空灵悠逸③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2.示例①:我赞同。林清玄倡导“清欢”是抨击“以浊为欢”的社会现实,呼吁淡泊名利的高洁精神的回归,是开给当下污浊世风的一剂积极的良药。梁实秋创作《寂寞》时正处于民族危亡时期,他的“跳出尘世的渣滓”可以理解为是对现实的逃避。 示例②:我不赞同。林清玄将“清欢”与物质条件完全对立起来,是有失偏颇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现实的消极抵抗。梁实秋追求内心清静,求得胸襟豁达寥廓,正是他作为文人的高雅情怀的体现,不能说明他就是消极避世的。(两个人物不一定都赞同或都不赞同,也可以对同一个人物作辩论分析。) 3.例:我喜欢A句。“月光皎洁”,“天空如洗”,“晶明”,“蓊郁”这些词典丽,雅洁;三个“那样的……”构成排比,语言真诚,韵味浓郁,呈现出幽美静寂而又空灵悠逸的美好意境。 例:我更喜欢B句。龙应台的文字看似简洁、质朴,然而“低空”、“月亮”、“野风”、“高树”这些景物的呈现自然就能唤起美好的意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含蓄蕴藉,更为典雅。末句还以动写静,以声衬静,写足了寂寞之意。 4.例:作者认为,“无边无际无着落”的寂寞心境别人无法帮你走出,但你可以在寂寞中讲究心灵的品味,改变态度,把它看成生命的历练,直面孤独,享受孤独,挖掘出美来;在寂寞中感知空灵悠逸的境界,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得到精神的抚慰;在寂寞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审视生命本质的意义,感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在时空的广博中使得胸襟豁达寥廓,感知“清福”;在寂寞中融入自然,让清新之气浸润心灵,剔去世俗的烦恼与对物欲虚名的牵绊,从而看淡得失,修得“清欢”,修炼出高洁的心性。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段落和句子即可。林清玄的《清欢》引用了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梁实秋的《寂寞》文中第一段“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龙应台的《寂寞》文中最后一段,“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就告诉了我们他的境界。 2.本题考查学生拓展阅读能力。解答时,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谈出自己的认识即可。答案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如:林清玄倡导的是淡泊名利,与梁实秋作品所反映的主旨是一致的,是一种“避世思想”的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东方小四

①4月1日清晨,醒得太早。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沈从文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②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巴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

③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女孩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

④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⑤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⑥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注]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古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口若悬河。

⑦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⑧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⑨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者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了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⑩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⑪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

【注释】《中间古代服饰研究》:这部书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作者清晨醒来翻看沈从文的书信集开篇,引出对沈从文在“精神失常“时期的情况的交代,显得十分自然。

B. 受少年时期的爱情经历的影响,沈从文喜欢妻子张兆和的美丽、忠诚、纯真、微黑,但不喜欢她大家闺秀的才气。

C. 沈从文的天分也表现在文物研究方面。他有关文物研究的文章颇显功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D. 张兆和不能完全懂得丈夫的精神世界,但仍对他充满崇敬、赞美之情。由她在丈夫去世后说的“斯人可贵”可以看出。

2.文章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含义?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①“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描写“他”的这部作品叫《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期里,李家父子共读《水浒》名著,当父亲读到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时,他问儿子“他日若遂凌云志”后一句是:______________

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时,父子俩又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杜甫年轻时曾漫游齐鲁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游泰山之巅,心神激荡的远大抱负。

(5)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6)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论语》中的“__________,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独处时,我爱泡一杯清茶,看一片片绿,舞动翩翩,闻茗香阵阵,享受顷刻的□懒。心,静如镜,悠然自得。轻晃茶杯,茶叶时而(cù)_______拥,忽而四散,浮沉不定。缓缓(chuò)________饮,清淡雅致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润泽心田。茶是大自然的结晶,品茶是灵与美的契合,心与智的探讨,静与空的悟会。

(1)加点字“盈”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

A. yín         B.yíng

(2)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拥            B.慵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ù)_______拥           (chuò)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新词汇的层出不穷不断对辞典编撰者的效率提出挑战,即使是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未来得及收入“浅阅读”这一词条,自然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作出权威性的界定了。然而这并不妨碍“浅阅读”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

何为“浅阅读”?望文生义,自然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了,虽说在深浅之间划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有时也并非易事。如果将范围限定在文学阅读之内,在我看来,对非经典意义上的纯粹的、作为严肃艺术品的阅读,即可视为浅阅读。若加细化,大约可以包含以下四种类型:

畅销书阅读。在这个经济日益成为一切价值的中心,社会日趋物化的时代,文学已从昔日精神殿堂的高处跌落,沦为商品而进入流通。出版商在利益的驱动下与作者合谋,经过策划、包装、促销、炒作等一系列商业化操作,不断制造卖点吸引眼球,推出一部部畅销书。校园无疑是出版物的潜在市场,中学生必定是出版商的目标顾客。而喜爱新潮的中学生在阅读时,对教育部门和老师的推荐书目常有一种天然的逆反,他们通常是根据作品与自己生活经验的相关的程度为取舍标准的,因而韩寒、郭敬明等“低龄化写作”的作品在中学生里拥有众多读者就不足为奇了。

期刊阅读。当今中国期刊之多,读者面之广,是文化生活的一大奇观。相对于篇幅较长,系统性较强的书籍而言,期刊文章一般篇幅短小,阅读的随机性更强,费时费力也更少,尤其是能满足提高写作水平的功利性需求,在中学生中深受欢迎。对期刊文章的借鉴、模仿甚至抄袭,常能骗过不明就里的老师的眼睛,换来包括高考作文在内的高分满分,已是公认的事实。

网络阅读。网页取代书页,读屏取代读书,中学生无疑是这一文化趋向的身体力行者。网络写作的零乱、随意、游戏、庸常,阅读方式的漫游冲浪,浮光掠影,从创作与接受两方面规定了网络阅读只能是一种浅阅读。

漫画阅读。卡通书、口袋书在中学生,尤其是中学女生中备受青睐。人们认为,以视觉为中心取代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图时代”正在到来,看来此言不虚。比之语言阅读,“读图”通常是更浅层次的阅读。

1.结合选文,请指出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2.结合选文第二段,请给“浅阅读”下一个定义。

3.结合选文第四段,请概括一下“期刊阅读”所具有的特征。

4.结合选文,请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结合对文章语言的品析,请谈谈作者对“浅阅读”所持的看法与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