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梁上君子 寔(shí)在乡闾,平心率物①。其有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梁上君子

寔(shí)在乡闾,平心率物①。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②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qǐ)颡(sǎng) ③归罪。寔徐譬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平心率物:居心公平,正直地对待事物 ②晓霹:开导 ③稽颡:叩头 ④譬:晓谕,使人知晓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晓譬曲直,退无者。 怨:仇视

B. 正色             训:训示

C. 乃起自整           拂:拂拭

D. 绢二匹           遗:遗留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B.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C.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D.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3.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陈寔在乡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乡里人宁可受到官司,也不愿让陈寔说一顿。

B. 乡里再没有人偷盗的事发生,是陈寔的功劳,更是乡人的觉悟高。

C. 陈寔的训子之言其实是给梁上的盗贼听的,可见他教导人是很有方法的。

D. 乡里人很敬佩陈寔,没有人对他的劝告不服气的。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1.D 2.C 3.B 4.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当深自克制,返回正道。 【解析】选自《后汉书》 作者:范晔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着打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D项“遗”是“赠送”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根据意思划分节奏,C项正确。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能够翻译全文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B项表述不准确,乡里再没有人偷盗的事发生,是因为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理解关心百姓。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宜”是“应该”的意思,“反”通“返”,返回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会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你会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

(1)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天空的表情

①《诗经》里说:《诗经》里说:“蝃蝀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②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 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③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④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 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 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选自《竺可桢全集》第二卷,有删改。)

【注释】①蝃蝀:音当地dì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 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 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 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 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 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 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 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D. 体育中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体育中考那天不会下雨。”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B. 《咏雪》一文最后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C.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展现了陈元方的聪颖机智、有礼有节。

D.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元方义正言辞地指出客人“无信”、“无礼”,客人怒不接受他的批评,因此元方入门不顾。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语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方入/门不顾

B. 白雪纷纷/何所似

C. 撒盐空中/差可拟

D. 君与家君/期日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