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_____(填绝句或律诗),押______韵,韵脚是_________

诗歌讲究对偶,对偶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山清水秀-_________

②粗茶淡饭-_________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律诗; an; 前、悬、年、边; ①山清水秀--花好月圆 ②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2)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入”分别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3)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方法及音律知识的分析。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格律看,是律诗,每句七言,所以这是一首七律诗。从音律上看,主要韵母是“an”,所以此诗押的是an韵,韵脚是押韵的字,分别是“前、悬、年、边”。 ①--②本题考查学生对联知识,本题主要是成语对对联,注意成语上下词性要一致,意义相对或相关。“山清水秀”是并列短语,可以对“花好月圆”;“粗茶淡饭”也是并列短语,可以对“山珍海味”。 (2)本题考查了诗句的赏析。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意思,并结合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句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过着游子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思念自己的亲人的情感,可以从最后几句话当中看出作者思乡和思念亲人的情感的强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写。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⑤《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哪句是写出了曲家思乡的凄苦情怀: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①鲁迅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花夕拾》原题为《_________》,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____集,共_________篇。

②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_________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查看答案

(18届贵州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远山。

B.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生活就是99个回合!①生活就是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当你一帆风顺、②的时候,切勿得意,切勿大意。几个回合的胜利并不可靠。生活还有90多场考验;当你③、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④,几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么,后边还有90多个机会。

A. 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一帆风顺   ④自吹自擂

B. ①虽然   ②一蹶不振   ③势如破竹   ④自高自大

C. ①如果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得其乐

D. ①因为   ②势如破竹   ③一蹶不振   ④自暴自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