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凌。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松,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由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1.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2.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2)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4.“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为什么

5.如果你去看日出,会有什么不同于作者的启示

 

1.示例:娓娓引出话题,有曲径通幽之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思考。 2.示例:“充满果汁的空气”化虚的空气为实的果汁,不仅有丰富的味道,而且有鲜艳的色彩 ,有体量,有动感。 3.示例:(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被“按时看日出”这句话所震撼和叹服,并由此陷入沉思。 (2)重复机械的生活,使人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好奇、探索、感悟和品味,变得麻木迟钝。 4.示例:第⑪⑫段之间。承上启下,以普通人反衬福楼拜,突出作者对后者人生态度的肯定和赞赏,批判我们的懈怠和疏懒。 5.示例:美是短暂、稍纵即逝的,美好东西要紧握手中,不要因错过而后悔。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章以一封信开头的作用。“文似观山不喜平”,“做人要直作文要曲”正是这种开头的写照。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自然而亲切,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和思考,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2.试题分析:欣赏文句。题干说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这句是解题的思路或方向。找到想象丰富或用词新颖别致的句子,按这两点赏析即可。例如“充满果汁的空气”就是想象的结果,以实写虚,把虚的写实了。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这表现了作者很高的造诣。 3.试题分析: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要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猝然绊倒”是对心情最为直接和形象的表达。“第一万次、几万次”形容“打呼噜”,实际上是在形容重复机械的生活,这些词语很能够说明由此带来的懈怠。 4.试题分析:把句子放入中间,那么这个句子肯定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这就需要做到两点,其一这个句子的内容是什么,其二要读懂原文的段落内容,看看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是否能插入这个过渡句。“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此句告诉我们,上文写的是福楼拜,下文写的是“我们”,即普通人。所以要放入第11和12段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于他家

②缘有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②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愚人的“愚”体现在哪些方面。

(4)从愚人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字词。

内集:

俄而:

雪骤:

欣然:

(2)翻译。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4)你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_____(填绝句或律诗),押______韵,韵脚是_________

诗歌讲究对偶,对偶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

①山清水秀-_________

②粗茶淡饭-_________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仿写。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成长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⑤《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哪句是写出了曲家思乡的凄苦情怀: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