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2.解释下面加的词。

人不知而不(          )

博学而志(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自圆其

B. 与朋友交而不乎/半半疑

C. 而知新/马无亡而入胡

D. 昼夜/太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wǎng dài 2.生气,发怒 忠实,坚守 3.D 4.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5.不矛盾。前者是指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后者是指学习是思考的前提。 【解析】 1.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罔”与“殆”都是形声字,也都有点生僻。 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要根据具体语境去判断词义,如“愠”生气,发怒。 3.试题分析:D“不舍昼夜/太丘舍去”两句中的“舍”都是“停止”之意。A前者通“悦”;后者“说法”。B前者“信用”;后者“相信”。C前者“学过的知识”;后者“缘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第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_________ 的氛围。

2.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思念寄托明月,包含诗人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

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小题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写两条):                                

 

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向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

①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

②读书需要选择,需要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

③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

④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

⑤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

A. ②⑤④①③    B. ②③①④⑤    C. ②⑤①③④    D. ②⑤③①④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 因为 但是 只要    B. 所以 因此 只要

C. 因为 因此 如果    D. 所以 但是 如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