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体裁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记住这一天 两个月的暑假很快就过完了。 下午,我就要离开奶奶家了,奶奶站在灶边,边捏汤圆边嘱咐我回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这两天来,奶奶一直唠叨着这两句话,我本想反驳,但看着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洋溢的笑容,我又沉默了。 终于,在奶奶的唠叨声有暂且的停息是,我跑出了灶房。 站在这棵栀子树下,感受着小雨的芳菲,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棵树是奶奶亲手种下的,一根根细细的枝条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一朵朵雪白的栀子花如同出水芙蓉一般清丽,高雅。 奶奶把塞满了我平时爱吃的口香糖和其他的一些零食的旅行包递给我,说道,这些都是你爱吃的,拿好了。我满怀感激的看着奶奶,从小到大,只有奶奶最懂我。我是奶奶拉扯大的。春天,奶奶会带着我去采花,夏天,奶奶会带我去爬山,秋天,奶奶会跟我一起在枫树下感受落叶纷呈,冬天,奶奶会带我去冰上滑雪。不知何时起,我童年的记忆里满是跟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现如今,我却要离开奶奶,去他乡求学,我的眼泪一下子涌现了出来。 透过泪眼朦胧,我看到了奶奶正把一架梯子竖放在栀子花树下,蹒跚地一步一步小心地攀到顶端,用小刀把花摘下来。有一瞬间,我觉得奶奶的一伸手,一屈臂,一弯腰是那样的美丽,以至于我竟然忘了送伞给她。是不忍心破坏这幅唯美的画卷吗,我想是的。 奶奶捧着还散发着清香的栀子花来到我面前,我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如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般。 要走了,奶奶的手紧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但却说不出一句话。其实,奶奶心里的话我是明白的,只是不知该怎样安慰奶奶。 踏上了归还的客车,向后望去,只见奶奶还站在栀子树下,目送着我离开。窗外小雨依旧,奶奶身后的栀子树开的那样茂盛,白色的花铺满了一地,显得异常纯洁,美好。 我恍然大悟,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奶奶对我的爱。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想,我会记住这一天,就像我会记住奶奶对我的爱一样。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题目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 “记住这一天”,显能是不平常的一天,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深刻印象的“这一天”,是自己的成长吗?是家庭的变化吗?是社会的发展吗?……有些考生,想不出有些什么日子是“不同反响”的。说实话,要想出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或许有些考生会开始胡乱编造了,结果写出一篇虚假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这实在是写作的大忌。考生从貌似普通和平凡的日子里,从一件寻常的事情中,看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来,表面看写“这一天”,其实是写“这一天的事”或者“这一天的情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写给母亲

贾平凹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③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④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⑤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1期,略有改动)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前文:

后文:

3.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4.文末作者“热泪肆流,长声哭泣”,他的泪水里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5.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都能打动人心,请任选一个能感动你的细节,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丼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

例如拔何首乌、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列句子,说说加点字的妙处。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3.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2.解释下面加的词。

人不知而不(          )

博学而志(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自圆其

B. 与朋友交而不乎/半半疑

C. 而知新/马无亡而入胡

D. 昼夜/太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第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_________ 的氛围。

2.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思念寄托明月,包含诗人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