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站在舞台中央?还是静静绽放? (1)曾经,我以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站在舞台中央?还是静静绽放?

(1)曾经,我以为自己是被上帝亲吻过的那个苹果,是人生舞台的主角。我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我朗诵比赛拔得头筹;我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大家都说我长大了会有出息。于是,我觉得自己的头顶一定有一圈神秘的主角光环,它能帮我跨过荆棘绕过泥淖,它能让我逢凶化吉、锦上添花。

(2)但很快,自以为是世界主角的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  

(3)那是进大学后的第一次读书会。导师要我们谈谈对先秦文学的认识。上大学前谁跟先秦熟啊?我看到有人偷偷用百度了,有人在向同伴询问。我心里也发慌,但我一直以来就是众人眼中的资深才女啊,我维持着随意的坐姿,脑子里拼命地把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能吓唬人的句子。

(4)我是第一个讲的,我挑了诗经里冷僻的段落,扯了朱熹的注释,顺便分析了下先秦和后来儒家主导文化的差异,我仔细观察导师的每一个表情,在他觉得最有兴味时住了嘴。端出大咧咧的笑容:“哎,我就是胡乱一说,给你们垫个底。”

(5)我讲完后,心里松弛了下来,还有点儿小得意,心想开学第一仗打得不错。然后,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其他同学发言。最后发言的,是个瘦小的短发女生,她紧张得要命。我幸灾乐祸地想,从她的嘴里肯定是听不到什么妙语了。

(6)但我估计失误了。她讲了约几分钟后,其他同学都收起了之前漫不经心的表情,导师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惊讶和赞许,他整个人都往前微倾,激动处甚至握紧了拳头。带着一点不甘和不信,我开始认真地侧耳倾听,却只能承认,她的观点新颖太多,论证翔实太多,和她一比,我的发言苍白得像应试作文。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7)那是大学给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课。我第一次明白了“失败”的含义,也第一次尝到了“配角”的滋味。但是我依然是那个骄傲的我,我依然向往挤向舞台中央,依然渴望被无数灯光照亮,哪怕挤掉高跟鞋也在所不惜。

(8)可是后来,我在学校的社团里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姑娘,她让我对“配角”有了新的理解。她的长相只是可爱,才华不算横溢,做讲座时我们和嘉宾合照,我努力调整笑容,她却总是躲在最远处。可是交给她的任务,从来都做得最细致。一篇稿子,没有错别字也没有标点错误;一份策划,前期宣传后期总结,事无巨细全包括了。

(9)有一次,一个嘉宾演讲,我怕现场人手不够,就问她能不能抽空过来帮忙。她一口答允了,我问她想做什么,她微笑着说:“我就负责场记吧”,那笑容淡淡的,谈不上美丽,却是那样的真实自然。说实话,谁都知道场记工作最琐碎,也最不起眼,最不重要。我觉得只要把任务完成,至于什么后期整理,随便搪塞一下就行,反正整理了也没人看,看的人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可她却傻乎乎的,用录音笔录了全场,到宿舍已经十点,她就放一句抄录一句,并且坚持要当晚把稿件发给我。

(10)十二点左右,我随手点开QQ邮件,看到整整四页,七千余字的演说记录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11)一个自愿站在相片边缘的配角,愿意花大力气,做一件根本没法出名、也没有人赞赏的事情,这实在太了不起了。是啊,她就如同一朵墙角的小花,虽然无人观赏,却依然尽情绽放

(12)讲座结束后的一个礼拜,我们学院开元旦晚会。无端的,我想起她淡淡的微笑来,突然对自己说,你得到的太多,耿耿于怀的也太多,是时候站在台下,默默无闻地付出一次了。所以我既没有做主持,也没有表演,而是自愿报名做了场务,匆匆穿梭于礼堂。抽奖环节时,台下一片沸腾,我躲在幕布后面,迅速地把各个奖项的礼物分类摆放,主持人公布一个名字,我就探出一只手去,把礼物递给礼仪。从头到尾,我都蹲在地上,反反复复地核对礼物有没有摆错;从头到尾,我都和台前的人们共同感受那片愉悦的、轻松的气氛。

(13)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放下澎湃的虚荣心和无谓的骄傲感,把自己轻轻放回到配角的位置。是有一点失落,但更多的是释怀和惬意。作为一个配角,能够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不为别人的注目而活,原来是这样的轻松自在啊。

(14)寻寻觅觅,奋斗挣扎之后,我终于明白,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主角也罢,配角也罢,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最佳的生活状态:站在舞台中央尽情挥洒,立在偏僻角落也要静静绽放。

                         ——(摘自《青年文摘》,内容有改动)

1.文中我从“自以为是世界主角”到明白“站在舞台中央尽情挥洒,立在偏僻角落也要静静绽放”的道理经历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6)段画波浪线句子“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此刻我的内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

3.品味第(6)段和第(11)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导师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惊讶和赞许,他整个人都往前微倾,激动处甚至握紧了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就如同一朵墙角的小花,虽然无人观赏,却依然尽情绽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7)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但是我依然是那个骄傲的我,我依然向往挤向舞台中央,依然渴望被无数灯光照亮,哪怕挤掉高跟鞋也在所不惜。

5.请你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1.进大学后的第一次读书会上,我第一次尝到了“配角”的痛苦滋味。后来,社团的一个小女孩让我明白了配角也要尽力做好一切。在元旦晚会上我主动做了场务,体会到了配角的轻松自在,并最终明白,最佳的生活状态是:站在舞台中央应该尽情挥洒,立在偏僻角落也要静静绽放。 2.首先,必须是用一人称描写;其次,我当时的心理应该是复杂的,应该有两种以上的心理描写:有惊讶、有羡慕嫉妒、有沦为配角的痛苦和不甘等。 3.这里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因为同学精彩的发言而异常激动高兴的样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她比作墙角的小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作为一个配角,依然尽力做好一切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4.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虽然我的发言不如那个女生精彩,但是我依然渴望成功,渴望成为主角,渴望被人赞赏,哪怕付出再多的艰辛也在所不惜。 5.点题、与题目照应;总结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我们应该保持最佳的生活态度:成为主角要尽情挥洒,成为配角也要默默地努力做好一切。 【解析】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此题应该按照时间顺序,从“那是进大学后的第一次读书会”“可是后来,我在学校的社团里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姑娘,她让我对‘配角’有了新的理解”“讲座结束后的一个礼拜,我们学院开元旦晚会”这几件事分别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结合短发女生精彩的发言以及“心里松弛了下来,还有点儿小得意,心想开学第一仗打得不错”,可以推断出“我”此时的惊讶以及痛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亦乎                  说:___________

(2)不习乎                  传:___________

(3)疏食饮水                饭:___________

(4)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逾: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不少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夕阳西下, 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遥怜故园菊,  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回乐烽前沙如雪,  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现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餐桌上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学校准备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_________,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___,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同学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学校准备征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标语贴在食堂。作为大一中的一员,请你也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吧(不能照抄上面的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2019届各班准备举行主题为“节约从我做起”的班会活动。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语言流畅、有感染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在瑞典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①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中国籍作家。当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时,②中国文学史注定将记忆下这一盛事。目前,③很多领域掀起一股“莫言热”在全面升温,从公众讨论到图书市场火爆,一时间中国长期对诺奖的焦渴似乎迅速得到满足和释放。④通过莫言获奖,使中国出版业将会引发哪些连锁效应?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位置能否改观?中国文学是否将以此为机开启一个新时代?种种疑问,仍然待解。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 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删去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章不是选自《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A. 《五猖会》    B. 《社戏》    C. 《父亲的病》    D. 《范爱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