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一个孩子朝前走》,完成小题。 一个孩子朝前走 郁雨君 我还记得在小学的最后...

阅读《一个孩子朝前走》,完成小题。

一个孩子朝前走

郁雨君

我还记得在小学的最后一个黑白定格。

1982年夏天,我们考完了最后一场小学毕业考。陈老师又带着我们回到小学,他举起相机,为一个个学生留影。我记得我拍了两张,一张是在教学楼的底楼,站在台阶旁边一盆绿色植物旁边,阳光晃在我眼睛上,一个小女孩眯缝着眼睛在笑。第二张是站在三楼新装修的会议室外。至今还记得那个会议室的样子,乳白的壁灯,深棕色的护墙板上镶着暗绿瓷砖的贴边。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个大房间完整的场景时,小小的心眼里充满了激动和惊叹。在一篇作文里,我用尽了所有知道的形容词去描绘它,什么金碧辉煌呀、什么流光溢彩呀,把它描绘得美轮美奂,那时我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松江,所以我觉得世界上最美丽豪华的房间就藏在我读书的小学里了。 

毕业那天,我右手靠着栏杆,旁边就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房间。一个短发的女生,黑而瘦,平时大多数时候显得略微严肃。可那天穿着蓝色圆点棉布连衣裙的我,头发微微飞扬,笑容轻盈明亮。陈老师的相机“喀嚓”定格,留下了我整个小学时代最好看的一张照片。我在那个小女孩的眼睛里读到了一句话:嗨,你们不知道我的将来有多好。

暑假没过几天,瘦高瘦高的陈老师,用拳头急促地敲开我家的院门。他还是像风一样刮进来,摊开一本成绩单,哗啦哗啦一页页翻,一个个指给我看我的那些同学的成绩和考取的中学。我等啊等啊,他似乎故意让我焦急,久久捂着那个呼之欲出的成绩。最后,他轻声报出了一个分数:292.5分。整个小学的最高分,属于我。

那天,陈老师连送我的礼物都带来了:一只有绿色吹口的口琴和一本字典。笨拙的我没有学会吹口琴。二十年以后的夏天,在我的小说《天使不穿袜子》里,当我笔下的一个男生陈超捷反反复复吹起“天上星星眨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时,我心里知道,在他双唇间优美地滑翔着的那只口琴,来自我的小学时代,来自一个年轻老师珍贵美丽的馈赠。

升入中学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好朋友沈以宁一起回到小学的操场上荡秋千,我们荡啊荡啊,从明亮的午后一直荡进了黄昏。两个小孩轻轻飞翔在暮色里,泗泾小学的暮色,故乡的暮色。远处是树影和围墙,更远处是影影绰绰的房子,更远更远处就是天了。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我把手伸出去,那一刹,我觉得天边差一点点就触手可及了。

未来,好像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

现在,偶尔还会想起这些,只要想起,心情就柔软得像一块擦镜绒布。我的小学,它宽容地收藏了我整个珍贵的儿童期。那个乖顺但偶尔也会小小调皮的小孩,那个一帆风顺但感觉不免混沌的小孩,很多很多年以前,在一座校园里度过她美满的童年。那些活灵活现的同学老师,只要想起,他们就近在眼前,从不曾远离。

一个孩子的认知,一个孩子生命的打开,最初是从这所校园开始,她每天都在长大,每天都在朝前走,一直走向外面的世界。可是最初的那个校园,那个校园里那些事那些人,已经变成了她的一部分,在她的呼吸和生命里。

这一切就像惠特曼的诗句:一个孩子朝前走/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那个孩子就是我,就是所有从这个校园里走出的孩子。他们浩浩荡荡,他们形态各异,他们朝前走,他们散落在天涯,他们开出了花,他们结出了果实。而最初停驻在他们心目中的那座亲爱的校园,永远纯真,永远美妙,永远不会长大。

                                          (选自《当年实在年纪小》,有删改)

1.文章主要回忆了哪几件事情?请加以概括。

2.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陈老师“用拳头急促地敲开我家的院门”,却又“久久捂着那个呼之欲出的成绩”,你是如何理解他这一举动的?

4.作者为什么要在小说《天使不穿袜子》里,描写一个男生反反复复吹起“天上星星眨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口琴曲?(2)

5.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那座亲爱的校园永远不会长大?

 

1.①参加完小学毕业考试之后,陈老师为我们拍照。②陈老师把成绩单送到“我”家里 并赠送我礼物。③我和好朋友一起回到小学的操场上荡秋千。 2.①运用了对比手法,把自己“平时大多数时候显得略微严肃”和那天“笑容轻明亮”作对比,突出了她拍照时内心的愉悦,以及对未来的向往。②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內心的明亮,对未来的憧憬,无限的自信。(“对比”和“外貌、神态描写中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3.“用拳头急促地敲开我家的院门”表现岀陈老师急切地想把好消息告诉“我”的兴奋之情;“久久捂着那个呼之欲岀的成绩”写出了陈老师要把好消息留到最后告诉“我”,给我以惊喜。这样的举动表现出陈老师对“我”的喜爱与厚望。(他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4.①以此怀念小学毕业时送给我一只绿色口琴的陈老师。②写出了陈老师珍贵而美丽的馈赠,带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对“我”产生的激励与景响向) 5.①那座学校不会改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在作者心中始终是原来的模样。②自己 在学校里度过的那些纯真美好的时光永远不会消逝。学校留给自己的纯真美好的记忆永远不会改变;在母校面前,自己永远是一个孩子;不忘初心) 【解析】 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陈老师”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与“陈老师”与“我”之间、“我”与“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件。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一个短发的女生,黑而瘦,平时大多数时候显得略微严肃。可那天穿着蓝色圆点棉布连衣裙的我,头发微微飞扬,笑容轻盈明亮”明显是使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当然此题答对比手法也可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最后一课》中的语段,完成小题。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1.第一段中写教室里的镇长和邮递员时,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从前的”?

2.第二段画线句中“柔和”与“严肃”似乎是矛盾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回答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张季鹰闻琴遇贺循

刘义庆

贺司空[1]入洛[2]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3]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4]。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5]。”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1]贺司空:即贺循。会稽郡山阴人,死后赠司空。曾任武康县令,后召补太子舍人,才进京。太子死后,其子立为皇太孙,贺循转为太孙舍人。[2]洛:洛阳,当时的都城。[3]张季鹰:苏州吴江人。有才华,但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4]大相知说:意气相投。[5]正尔进路:正在赶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上下白                    每韵为帖。(《活板》)

B. 饮三大白而别            赏赐百千(《木兰诗》)

C. 金陵人                    以必得躬历山川 (《治水必躬亲》)

D. 更有痴似相公              齐之习辞也(《晏子使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欲何之?

(2)吾亦有事北京。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很多版本写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你认为此处用问号和感叹号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读了文章,你认为张季鹰与《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谁更相像?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如何表现孙权的“英雄”形象的?

2.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你说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和《越中览古》后两句,各是怎样抒发历史兴亡之感的。

 

查看答案

学习了“汉字”专题,你一定会惊叹于汉字的丰富精妙。请依据示例,把下面的歇后语填写完整。

(1)十五块布做衣服 —— 七拼八凑

(2)十五只吊桶打水 —— _______

(3)十五个人爬楼 —— 七高八低

(4)十五个人聊天 —— 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在烈士公墓前,保尔内心为何充满“极度的悲愤”?

(2)下列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

A.瓦莉亚被捕后受尽折磨,最后被判处绞刑,她视死如归,走近绞架时唱起了歌。

B.“流血过多的国家,需要暂时的休息”,文中“流血”指的是红军与波兰白军的战争。

C.小说中写到保尔读了很多的书,例如《牛虻》《资本论》《斯巴达克》等。

D.保尔和丽达在出席青年团代表大会时再次相见,但两人没能发展成为“比同志更亲近的人”,因为保尔已和达雅结婚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