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
2.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语句。
“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C.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D. 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2.下面句子中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
3.下面这个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文字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B. 第二节文字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C. “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接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的蒙蔽。
D.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阅读《敬畏自然》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1.选文中直接表达了对大自然褒扬的一组词语是( )
A. 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B. 精巧绝伦 深邃高超
C. 不值一提 相互协调
D. 不可思议 不能胜任
2.选文中的第二句话,连续用了“无论是……,还是……”这样的句式,要强调的是( )
A. 大自然丰富多彩
B. 大自然中的物质差别极大
C. 生命有美丑之分,物质有大小之别
D. 一切都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3.选文要表达的意思是( )
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 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C.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D. 大自然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4.选文在论证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方法,构成对比的双方是( )
A. 苍蝇蚊子和鲜花绿草
B. “死”的物质和丰富多彩的生命
C. 人体细胞和人的大脑
D.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阅读《看云识天气》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1.下面词语中的“薄”,与选文中“一层薄云”中的“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薄板 B. 淡薄 C. 薄弱 D. 薄暮
2.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所在的一项是( )
A.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B. 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C. 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
D. 雨雪也就降临了
3.选文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的特点是( )
A. 越来越低,越来越薄
B. 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C. 越来越低,越来越厚
D. 越来越高,越来越薄
4.对文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一定要下雨或下雪。
B. 意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会下雨或下雪
C. 意在说明以往是一定会下雨或下雪的。
D. 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雨或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