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有所不避也__________   (2) 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

(3)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我欤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4.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5.“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

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1.(1)祸患、灾难(2)踩踏食物的样子(3)先前(4)感激 2.(1)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能够求生的手段有哪一样不能采用呢? (2)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如:生命可贵,要珍爱生命。但当面临着生义的选择时,我们应该把义放在首位。 5.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选自《孟子·告子上》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时期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能采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方法不能采用的呢?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大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四处游历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 如果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好处);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子与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乡”是通假字,通"向",原先,从前;“得”,通“德”,感激的意思。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如使”,假如、假使;“辩”,通“辨”,辨别;“加”,好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赏析。

无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两句为古今人传颂,不绝于耳,影响非常深远;有人解它可以言情,有人解它可以喻志,试用自己的话从这两方面加以赏析。

2.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歌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走进名著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鲁宾孙漂流记》,我们可以品尝到鲁宾孙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诗人煽动想象的翅膀,表现了归心似箭的心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浣溪沙》中被称之为天然奇偶的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含义还可以用《论语》中另一句话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静之美,在《使至塞上》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雄浑之美。

(5) 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6)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 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悠闲自得。(用词中原句填写)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年的3月27日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B. 开展“爱我新乡,传送经典”清明诗文的诵读活动,旨在以清明节为载体,发扬和传承中华名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新乡人民的文化素质。

C.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往往与阅读量的多少有关。

D. 据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妙手偶得          无边无银          恹恹欲睡

B. 揠苗助长          纵横绝荡          浮想联翩

C. 死心蹋地          温文而雅          未雨绸谬

D. 地大物博          不屑置辩          光彩熠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