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象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②现在,我们做一个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的墨汁可以轻易的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久长新。

③专家介绍说,这项发明的突破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料的配比和工艺的设计。其中,工艺的设计是技术的关键。置备微晶玻璃首先要把原材料按照比例配好,放到窑炉里烧熔,等全部融化之后,把熔液倒在冰冷的铁板上,这叫做淬火,淬火之后,原料已经变成了一块晶莹的玻璃,这一步是烧结的过程。现在,我们把玻璃捣碎,装入模具,抹平,再次放入窑炉,这次煅烧使它的原子排列规则化,是从普通玻璃到微晶玻琉的过程。

④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微晶玻璃利用废渣、废土做原材料,有利于环境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与各地环保工作同步进行。

1.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韧性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文中第④段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写出你的发现。(至少写两点)

材料一  最新研制开发的矿渣微晶玻璃,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及青睐,它是第四代替代天然石材理想的装饰建筑材料。在我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原料(如各种工业尾矿、灰渣、炉渣等),目前已有研制开发成功的矿渣微晶玻璃问世,它们都同样具有机械强度高,表面硬度大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适于用作高档次的地铁、大楼、机场、车站、宾馆、大饭店等建筑物的装饰材料。

材料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装饰的追求也会愈来愈高。我国年装饰消费达800亿元,建筑装饰石材年消费已超过8000万m2。巨大的市场迫切要求生产企业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适应和满足规模大型化,色彩多样化,施工便捷化,用途异型化的市场需求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而微晶玻璃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相比,表面光滑,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以历久常新。 2.不能删去。“大多数”是指绝大部分,说明废渣土中含制作微晶玻璃的成分多。如果去掉,就不能表达这层意思,“大多数”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⑴微晶玻璃是第四代高档装饰建筑材料。⑵微晶玻璃这种装饰材料,将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加深,具备广泛的市场应用情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杨时的《言默戒》 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其不祥______

②一鸡而不鸣______

旦而不鸣______

④皆取祸也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未可言而言

A. 过王而行

B. 而子敬先亡

C. 人不知而不愠

D. 温故而知新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 鸡 鸣 能 不 祥 于 人 欤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岁暮》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岁暮

杜甫

岁暮①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B. “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

C.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写出了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

D. 这首诗,前四句主要抒怀抱,后四句主要陈时事,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语无虚设。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诗的颔联作赏析。

3.请简要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汉字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参与其中。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活动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入围了校年度“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总决赛,同学们向你表示祝贺,你会怎么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⑴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⑵关于《筑路》片段,为什么要筑路?筑路者要面对哪些困难?他们面对这些困难采取了态度?这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⑦《七律长征》中采用夸张手法反衬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