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阮裕焚车》,完成问题。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

阅读《阮裕焚车》,完成问题。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意欲借不敢言 _____         

(2)借者无不_____

(3)阮后  _____              

(4)焚之______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1.但是,可是;都;听说;于是,就。 2.我自己有车但是让别人感觉不敢来借,还要车用来干什么呢? 3.直率、助人为乐、豪爽大方。 【解析】 1.欲”“闻”常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     _______                   ②入门不    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中不至,是无信   学而不思    B. 学而时习    者不如好之者

C. 乐亦在           仁在中矣    D. 相委      人不知不愠

3.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写出两个即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甚么?”沙僧道:“___。”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___此事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___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___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___请到那里,用玉净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②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两项是______

A.高老庄  B.五行山   C.闹天宫  D.金身罗汉  E.净坛使者  F.慈悲坚韧.

(2)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孔子不愧为圣贤先者,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精辟地指出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4)“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写出语段中化用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一句中“学习”属于动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D. 高见高就高朋都属于敬辞。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