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与朱元思书》中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现向往自然,厌弃世俗名利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位分)

(5)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充完整

单车欲间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山山唯落晖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 (4)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唯”“鸢”“窥”“已”“雁”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虽然双眼失明、双耳失聪、并且失语,但是她也能划船,也能听音乐会,也能阅读,也能感受世界的花样美丽。人生道路上,荆棘总是多于鲜花,但只要坚信“我也能行”,世界就会春暖花开……

请以我也能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选文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

后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作点评。提示:可以从修辞或描写手法等角度入手)

句子:①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②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我选第______句,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 第⑹段“我”逼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 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 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4.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的含义并谈谈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

 

查看答案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①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②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③。"目痛小疾,亦行④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⑤,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⑥。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①余浆:多余的水。②李君:李先生。此指李树。③豚:猪。④行:不久。⑤翕赫:此指轰动。⑥滂沱:本指大雨,此指很多。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欲持  _________                

见空桑中有土   _________

告语_________                

一岁余         _________

(2)找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___

A.田中种禾    富贵我如浮云         

B.余浆灌溉    为师矣

C.因就斫      下车引               

D.我所种耳    去后

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停两处

3.翻译句子。

(1)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说说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苏轼官居杭州,酒后在望湖楼偶遇一场大雨,于是写下此诗。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学校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引经据典】(1)据说,明朝文学家陈子龙的诗句“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是受了王勃诗句的启发,而且意思也基本相同,请写出这句诗。

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班里出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黑板报,各组负责一个板块。你所在的B组负责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儒家名言,请你依据活动主题和小组搜集内容仿照下面示例,给你所在小组这一板块也拟写一个标题。

示例:A组标题:交友之道学先贤,成语典故知多少。(注:A组负责搜集有关交友之道的成语典故。)

你给B组拟写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书为友】(3)书本是我们成长的益友。本学期语文教材除了设置《朝花夕拾》《西游记》的名著导读环节,还设置了“自主阅读推荐”环节,分别推荐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孙犁的《白洋淀纪事》等多部名著。对此,班上小华同学说:“看看《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就好了,其他的就不必看了,看不完,中考又不考!”对此,你如何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