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小题。 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 ①这是一个夏日黄昏,西天的云霞像着...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小题。

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

①这是一个夏日黄昏,西天的云霞像着了火。画家走在村中央那条铺满木屑的水泥路上,被深深地震撼了。村子不大,只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林林总总,是形态各异的根,弯曲遒劲的,内部中空的,与山石紧紧胶着在一起的……光滑的横断面,大多已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出根的年轮了。但只看那比圆桌面还要大的断面,就能知道,那些根的上面,曾经支撑着多少棵参天巨木。

②那些树根是从不远处的原始森林里运出来的,运到村里来,经过那些能工巧匠的安排,一棵棵黑乎乎毫无美感的根便有了艺术的灵魂,成了都市雅人喜欢的根雕。这些,是画家从路边一位正在加工根雕的少年嘴里打听来的。

③少年黑瘦,十五六岁的样子,却能熟练地操作手中的电锯电钻,将面前树根上多余的部分切除掉。打磨,清洗,抛光,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鹰已渐露雏形。

④“我们这一带现在都在做这个,没人出去打工。打工才能赚几个钱?我们一座根雕卖出去,就上十几万。”少年耳朵后面夹着一支香烟,眯起一只眼睛打量他手上的作品。“干这一行,眼睛要毒,给你一段树根,你要一眼看出它里面藏着的东西,是人是马,是虫是鱼,顺势给它们做出最好的造型,那样才会卖一个好价钱。不然,就白瞎了好树根……”面对一脸惊奇的画家,少年侃侃而谈。

⑤少年十岁就开始跟随父亲一起学习做根雕了。

⑥画家听得愣住了。他想再问些什么,终究没再问下去。旁边少年的父亲,已经发出不太友好的暗示:“您看好什么没有?!看好了就谈谈……”

⑦画家仓皇而逃。逃离少年和他的父亲,也逃离噪音与木屑飞溅的村。

⑧那些已经成品的根雕,巨型的狮子,脑门油亮笑口常开的如来,在黄昏的余晖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已经不再是根,运到都市人的豪宅庭院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象征财富与身份的艺术品。画家却无法看到那些,或者说,他是无法忍受自己看到那些。刺耳的电锯声里,他听到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哭泣声。是根的。是那些没有了根的树的。是没有树与根的大山的。

⑨画家疯了。在亲人朋友的眼里,他那个举动无疑是疯狂的。他背着画夹逃离加工根雕的村,回到自己生活的都市。他把自己那些年所收藏的画——自己的,其他人的,一律低价出手。他把自己唯一一所栖身的房子也卖掉了。画家急需要钱,而那些钱,在外人的眼里,就是拿树叶往巨大的黑洞里填——画家要拯救森林,拯救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树。那些树,那些根,原本的命运是在深山里终老,自生自灭,而不是变成供人赏玩的根雕,置于有钱人家的屋宇庭院。

⑩画家仍然画画,却不再画小桥流水枯藤昏鸦。他只画树桩。只画原始森林里那些参天的古木,被抹根锯倒,黑乎乎的树桩上,站着孤零零的鸟或者游走着几只孤单的蚂蚁……那些画,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他在层峦叠嶂的原始森林深处遇上的。

⑪画家把那些画拿到都市里,不为换钱,只为唤起人们心底的一种意识。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玩赏根雕,这个世界还会有那么多哭泣的树吗?

⑫那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那里,绵延生息了多少年了啊?画家进去时,忍不住抱着一棵巨大的香樟树哭了。他听说,有人已经打算要承包下那片林。商人的眼里,那片林就是一只巨型的聚宝盆。成片合抱粗的古树下面,藏着价值上千万的根雕。画家辗转反侧,最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见当事人。他要承包那片林。

⑬画家最终以不菲的价格把那片林承包下来。他只要守护权,不要拥有权。傻瓜才肯的交易。

⑭两间小木屋,一个篱笆小院,是画家自己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就在林的深处。画家的生活,从此以那两间小木屋为圆心,以他的那片森林为半径。他徜徉在那片鸟语花香的世界里,画画,与树对话,也充当树们的卫士,如果有哪个胆敢来冒犯他的树,他手中的长枪长叉绝不答应。

⑮那样的生活,清苦,却不寂寞。多少次旭日东升,灿烂的晨光里,画家在家门前的小坡上画画。画树,那些沐浴在时光里的树,欣欣向荣,枝繁叶茂。不再是树桩。他的那片森林里,自从他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棵树桩了。画家很天真也很乐观,他想,等那片林保住了,他再转向下一片林。然而,画家终究是没等转到下一片林去。他死了。在某天清晨,在他画画的树下,他倚着树根,睡着了……无人知道画家的死因,只有人们走过他生活过的那片森林时,偶尔会提起:听说这里曾经来过一位年轻的画家……

⑯风吹过,满林的松声叶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似问,似答……

(作者:梅寒  文字有改动)

1.面对一段树根,画家看见的是什么?根雕少年看见的又是什么?

2.画家与根雕父子简短对话后仓皇而逃。他要逃离什么?

3.文章结尾段是一段简单的写景抒情。从写作的角度就此段文字设计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设计这个问题对你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

4.今天人们常说这样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本文阅读,联系你的日常生活观察积累谈谈你的认识。

 

1.画家看见的是一棵树的生命的结束,少年看见的是树根可以打造的根雕艺术品。 2.画家在根雕父子的话语里,听到的只是钱,完全没有树的生命。他要从金钱至上的世界里逃离出来,从树的生命被终结和破坏的压抑中逃离出来。 3.示例:写出问题:说明理由即可。 4.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说的是,青山绿水也是巨大的物质财富。文章里人们重新走进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享受青山绿水的滋养,与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也是生活品质的一种提升。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要点了理解和提取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如要回答从根雕少年眼里所看见的内容,可抓住以下句子压缩整理:“经过那些能工巧匠的安排,一棵棵黑乎乎毫无美感的根便有了艺术的灵魂,成了都市雅人喜欢的根雕。这些,是画家从路边一位正在加工根雕的少年嘴里打听来的”等句。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或文章的中心来考虑答案。画家在根雕父子的话语里,听到的只是钱,完全没有树的生命。所以他“仓皇而逃”,要逃出金钱至上的世界,要逃离出被终结和破坏的树的命运。表明了他对自然被破坏的极大关注。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本文的结尾是一段写景,可从用写景来结尾这个角度设置问题,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即合院建筑之一种,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作倒座。一家人有钱或人口多时,可建前后两组合院。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材料二〗北京的胡同以东西向的居多,是元大都留下的传统。北方冬季多西北风,东西向比较避风,四合院的大门多开在东南角,也有“东南主吉,西北有凶”的风水之论。也有因朝向不同开在西北侧的情况,这视院落坐落的位置而定。

门是一座院子的门面和标志。在古代,通过大门的颜色、构造和墙的关系,能够看出院主的身份。门既是进出院子的必要建筑,又是装饰给外人看的风光,更是地位身份的代表。

古代四合院的大门讲究很多。修建房屋的时候一不小心,修错了样式,上错了颜色,装错了位置,都会招来杀身之祸。没有官职的百姓居住的四合院,大门只能安装在凿开的院墙上面,是最低等级的大门,有蛮子门和如意门两种。蛮子门多用在没有官职的富户人家,如意门是百姓们最常用的一种大门。公侯以下官职的住宅大门,只能把门涂成黑色。民国以后废除等级制度,现在的北京四合院不管等级大小,都是朱漆大门。

从大门和墙外壁的关系来看,大门缩进的距离越深,等级越高,大门缩进墙壁的距离越浅,等级越低。现存的明清四合院,虽然与元代四合院的 布局和平面结构上有一些不同,前后庭院的大小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大同小异。小小一座四合院,几乎包含了古典建筑里所有的语言。

〖材料三〗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北京合院与各地合院之不同有下列各点: 以北京为主周围地区的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大门不与正房相对。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

北京四合院,规模有大小之别,总体格局基本相似,总不过是以正房、东西厢房、檐廊、回廊、院墙和门相连接而成的四面封闭的独立空间,房屋各自独立,以墙和廊曲回连接。北京四合院两进院居多。院内房屋的分配有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正房开间最大,是最尊贵的房间,居住者辈分最高,体现中华民族孝为先的传统。东西厢房侧立在院子两边,是晚辈的住房,东厢房的为尊,西厢房次之。各种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房屋的分配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1.阅读以上材料,简要归结四合院的特征。

2.四合院建筑方面在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上有哪些具体表现?

3.经商致富的张先生为体验四合院的生活格调和文化韵味,带领老人孩子祖孙三代来北京租住一套四合院长住一段时间。一家三代该怎样分配房间安排住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阅读全诗,塞下秋来风景“异”在何处?

2.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3.下片中,集中反映守边将士守边报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以四季景物入诗的句子有很多。除本诗外,你还能记起哪些句子?(填出两句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史记·陈涉世家》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1.句中加点字意思一致的是(   )

A. 自辩;扶苏以谏故

B. 亦死,举大计亦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

2.翻译句子。

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⑵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3.陈胜为起义提出了什么建议?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4.“天下苦秦久矣”、“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二句所反映的政治内容,与下面句子内容相对应的是(   )

A.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C.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D.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后面小题。

1.却说曹操赤壁兵败,一路溃退至华容道,操回顾仅剩三百余骑随后。

2.忽然,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手提青龙刀,跨骏马,截住去路。

3.曹操纵马向前,求“他”念及昔日之情放过自己。

 

4. “他”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

 

5. “他”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他”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6. “他”引军自回,孔明执杯相迎,“他”曰:“吾特来请死。”

 

 

(1)本则连环画改编自我国古代 _______ (体裁)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他”完全有关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A.刮骨疗毒    三顾茅庐     击鼓骂曹        辕门射戟       单骑救主

B.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跃马过檀溪

C.怒鞭督邮    三气周瑜     温酒斩华雄      截江夺阿斗     群英会中计

D.败走麦城    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捉放曹   千里走单骑

(3)“他”在《三国演义》中以忠、义、勇、谋、傲著称于世,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论语》首创语录体,以记言为主,记录了孔子有关政治、伦理、教育、礼乐、文艺等方面的许多见解,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______ (采  彩),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

②《论语》一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③《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④《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      (辨  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1.2.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文采    聪颖善辩    益(bì)    人不倦(huì)

B. 文彩    聪颖善辨    益(bǐ)    人不倦(huǐ)

C. 文彩    聪颖善辩    益(pí)    人不倦(huǐ)

D. 文采    聪颖善辨    益(bì)    人不倦(huì)

3.4.第②段文字中,有一处的标点使用有误。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答:_______________

5.6.成语典故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汉语的一大特色,丰富了汉语语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下面成语与出处不对应的是(______)

A. 巧言令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B. 天真无邪——“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C. 了如指掌——“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之斯乎?指其掌。”《论语·八佾》

D. 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7.8.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开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下面各项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____)

A. 有教无类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因材施教

D.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