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记叙文《遇见树》中,作者为我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记叙文《遇见树》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遇见的各种不同的树及内心的感触。其实,每个人每时每刻也都在看。看山水,你能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你能看见世事的真相;看生活,你能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则需要头脑。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合叙述内容写出你的感悟。

题目二:请你以“_______领我走进新天地”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电脑领我走进新天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电脑”这个新世纪的标志逐步走进每个人的家里。电脑,是我们探知世界的窗口,了解知识的快捷方式,它把我带进了一个新天地。 镜头一 小学时,我的英语成绩不太好,我对此是无可奈何。因为我下的功夫是别人的十倍,但成果却只是别人的一半。于是,我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的宝贝帮手——电脑。我知道可以搜到我们想要的资料。我打开电脑输入了“如何学好英语”这六个字样,不几秒钟就出来了许多关于英语的文章。你看,不到半分钟就找到了,如果是去图书馆找的,那可有的折腾的了。电脑帮助我学好了英语,也让我的学习有了一篇新天地。 镜头二 “哎呀,你这孩子,衣服怎么又刮破了?现在我三天两头就得上街去给你买衣服。镇麻烦!”妈妈正为每天上街买东西而烦恼呢,突然我灵光一闪,径直走到妈妈面前说:“就它?行吗?”“行!”我拍着胸脯向妈妈保证。 在我的精心知道下,妈妈现在都能自己上网去淘宝了呢!我呢,也不再怕衣服刮破被骂了。因为电脑让我的生活有了一片新的天地! 镜头三 客厅里爸爸正在滔滔不绝地炫耀着自己朋友有多少多少,我不屑地瞟了他几眼,然后放下手中的报纸走过去,挑战地与他说:“咱们来比比谁在一分钟内找到的朋友数多,你敢吗?爸爸一听,赶快拿起手机打电话,二位则轻轻松松地鼠标一点,上了qq找了许多在线朋友,在一旁的爸爸可看花了眼。电脑上的这这些朋友为我的课余生活也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电脑载着我,畅游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它领着我,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一)“看见”。看见是动词。考生只需在后面加一个核心就是我们要写的就好。比如,看见理想。很俗,但是很稳。看是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大脑和灵魂,也就是说用眼睛看表面,用大脑和灵魂看内涵。如写议论文,一般以三个分论点:看见责任,文天祥;看见理想,司马迁;看见使命,马云。写记叙文,根据这个提示,怎么写都可以,可选生活来写,可选历史来写,总之写作范围大,所以写作的内容就很广。比如写记叙文,可写看到妈妈的什么事情,然后悟到了妈妈的爱等。作文标题(二)“_______领我走进新天地”。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着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如横线上可填“网络”“老师”“书籍”“课余生活”“自信”“友情”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级举行《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汇报交流活动。这个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分享“领袖人物和他们的革命之路”。请你从下列三个红军领袖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的性格和经历,写一段介绍领袖的发言稿。

第一位:毛泽东    第二位:朱德    第三位:彭德怀

题目二:明德中学请来70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王晖教授给同学们作“汉字与书法”的专题讲座,老人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从甲骨文、金文讲到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古今各大书法家的作品风格等,两个小时的讲座同学们大有收获。讲座结束后,作为学生代表的李晓明要送老人离开学校,请你替他写一段表示感谢与辞别的话。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准确,结构清楚。

(2)字数在150字左右。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第小题。

文段一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名”是幼对起的,供长辈呼唤。取“字”也是成年的标志。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字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文段二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昊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

一是字与名意义相同。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二是字与名意义相反。如郑国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与黑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

三是字与名意义相关。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或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如曹操,字孟德,字和名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云和龙因此相关。

此外,还有取于五行相生或成语古语等情况。

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古人为什么除了“名”之外还要取“字”。

2.根据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阅读《隆中对》中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1)徐庶和刘备称诸葛亮为“孔明”的原因是:

(2)试分析诸葛亮名和字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遇见树》,完成小题。

遇见树

苏沧桑

①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

②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

③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

④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

⑤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

⑥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

⑦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

⑧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我们的生活应该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

⑨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

⑩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

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同时,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

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

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

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

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

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

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

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

1.这篇文章选入《2013中国散文年选》时被收录在“自然与人生”板块中。请结合全文,完成下表。

自然

人生

老屋外的树

婴儿时期:让“我”感受③___________________

菜园子里的棕榈树

童年: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用的,生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_________

几年后:让“我”懂得④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很多年后:让“我”渴望重建生命之初与自然的联系

 

 

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

3.文章段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故事含有数字“三”。请你选择其中前60回的一个故事,并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做简要叙述。

我选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具体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幸运垂青有耐心的人,我的孜孜不倦终于有了回报。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变化着,出现了一拱就破的一条细线。卵的顶端被其中的婴儿的额头顶着,顺着那条细肉线抻着,像小香水瓶一样微微开启,分落两旁。蟋蟀便像小魔鬼似的从这个魔盒中钻了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的科普巨著_______,此书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_____________”的美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