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嘹亮 酝酿 音量 B. 绽开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酝    音    B. 开   蓝  

C. 待    过    简    D.    粉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读音完全相同,都是zhàn。其他各项读音分别为:A:liàng/niàng/liàng。C:nüè/lüè/lüè。D:qí/zhī/zh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这不是         ”(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中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命、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凤朝在玻璃厂当维修工。上周一条旧生产线出现故障停产,这周他和几个同事一直在检修。这天下班后,和同事们走出车间他才想起钥匙还在玻璃窑顶,那是维修时嫌碍事随手放那儿的忘了拿。他返身回到车间上了窑顶,那串钥匙好好地躺在那儿。窑顶长期受高温炙烤硅砖容易酥碎很危险,他走得很小心。可是再小心他还是出了差错,踩着一块小砖头,他身子顿时失控重重砸了下去,他只觉得身下一陷,整个人随着硅砖一起“咕咚咚”掉了下去。

②厂区门口,依然如旧。警卫傻子挺着笔直的身子敬着礼站在门口,笑盈盈地对下班的工人说着你好。傻子是原厂长的儿子,是照顾进来的。现任厂长交代过,别把他当个正常人使,充个人数就行。几个警卫经常逗傻子:

③“傻子,工人上下班你得跟警察一样站着给工人敬礼。”

④“傻子,你见到工人得笑着说你好。”

⑤傻子不知道这是逗他,每到上下班的点儿就直溜溜站在门口敬礼,见谁都说你好。工人们开始觉得好笑逗逗他,习惯了就不当回事儿了。

⑥工人走完了小刘要关门,傻子说:“别关,还有一个。”小郑说:“别听他瞎说,傻不拉几的。”傻子顶嘴:“我没瞎说,就是还有个人。”小郑说:“傻子你下班吧,你妈等着你回家吃饭呢。”傻子不说话也不走,在椅子上坐了好半天,然后拿了只手电筒向厂区走。小刘叫他:“傻子,你们家不在那儿。”小郑说:“你管不了他,他是傻子。”

⑦傻子拿着手电筒在厂区四处乱照,最后来到了那条停产的生产线。凤朝在窑里昏迷了一两分钟就醒过来了,他手脚都被砸的不能动弹了,喊叫了半天,根本没人听到。窑炉里的余温有五六十度,烤得他呼吸都有些困难了。他知道他完了,这样的环境里他最多能坚持一个钟头。摔落在外面的手机响了又响,他明白那是家人打的。他想到父母和妻儿再也看不到他了,眼里流下了泪水,他无奈地等待死亡。

⑧可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是人走路的声音,他开始拼命大叫:“谁呀?快来救我!”那人听到了,正趴在通风口往里望。凤朝看到是傻子,心里一阵狂喜,颤抖着对傻子说:“来顺,你快叫人来救我,越快越好。”傻子一路狂跑叫来了小刘小郑。凤朝得救了。

⑨过后小刘问傻子:“傻子,你怎么知道凤朝掉窑里了?”傻子说:“他每天叫我来顺,那天没叫。”小郑问:“你喜欢听别人叫你来顺?”傻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说:“来顺是我的名字。傻子不是名字,是叫傻子的。”

⑩后来每天上下班,傻子还是直溜溜站在门口敬着礼见谁对谁说你好。可是再没有人喊他傻子了,都叫他来顺。来顺看起来比谁都幸福。

(作者:闫岩。2016年第3期《上海故事》)

1.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2.本文在塑造人物时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举出其中一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3.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的句子。

⑴傻子不说话也不走,在椅子上坐了好半天,然后拿了只手电筒向厂区走。

⑵傻子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说:“来顺是我的名字。傻子不是名字,是叫傻子的。”

4.关于这篇文章,曾有过两个题目,分别是“傻子救人”、“傻子来顺”。你喜欢哪一个题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课堂看手机宜柔性治理

胡印斌

①这年头,公共场合也好,私密空间也罢,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了一个人体器官,且高度敏感,有时放下,总是拿起。课堂上的学生也不例外,咋办?

②据媒体报道,从本学期起,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就规定,上课时,同学们都要将手机换座位卡,帮助大家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对此有网友表示:“又把手机入袋玩出了新花样!”不过,报道也写道:“这样一来,同学们上课认真了许多,同时老师们的上课积极性也由此提高。”

③当下,手机在吸引了大多数目光和注意力的同时,也成了学校教育的一大困扰,因为手机的分神,课堂教学和老师们的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也因此,不少学校、老师和家长纷纷放出大招,试图隔断孩子与手机的联系,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书本乃至其他“正经”地方。今年6月,贵阳市一所中学就发生了在操场上砸学生手机的事件,其他诸如没收、装手机袋等做法,更是常见的举措,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以断网的方式与孩子斗智斗勇。

④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办法要多一些,思路要开阔一些。像石家庄铁道大学那样,采取一种“柔性”的治理举措,暂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上移开,或许不失为一个均衡的做法。也就是说,手机换座位卡,实际上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约定,学生固然要有所克制,而学校也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种互谅也会唤醒学生的理性,激发其热情,从而更容易为人接受。事实上,教与学、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存在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需要共同去摸索。而在这个过程中,相信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困惑让人焦虑,而老师与家长的责任和使命正在于帮助孩子不断克服这些问题与困惑。

⑤无论如何,适度的外部干预与主动引导,应该是必要的。但在具体的手段方面,则不妨多一些考量。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累计已达14.1亿户,4G用户占比近七成。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不仅仅意味着生意,也意味着巨大的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如何缓解家长的焦虑,让我们的孩子抬起头来,已成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5日)

1.本文所说的“柔性”治理,它的好处是什么?

2.结合第①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了一个人体器官,且高度敏感,有时放下,总是拿起。

3.结合全文,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是否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护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本事诗》唐孟棨撰)

【注释】①博陵:唐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 ②一亩之宫:范围一亩地大小的院落。③床:坐塌,非指床铺。 ④意属殊厚:待他的情意很深。 ⑤笄年:指女子已达结婚年龄。⑥将求君子:此指打算找一个好女婿。 ⑦某在斯:我在这里。某,崔护自称。⑧归之:嫁给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杯水至

②独倚小桃斜伫立

③如不情而入

须臾开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情不可抑,径往寻之。

②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

3.从文中分别找出一处描写女子“美貌”和“多情”的句子。

美貌:

多情:

4.这则故事流传千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请你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__________这两个词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了前后两个不同的场面。

2.简要分析诗的最后一句 “笑”字的妙处。

3.“人面桃花相映红”是一个美丽动人的画面,它美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