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敌人攻城的气势很盛,城池危在旦夕。

B. “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夜紫”都是形容战场的血迹,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

C. “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天气寒冷,战鼓的声音低沉,但这并不影响将士们的斗志。

D. 全诗以战争为背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战争的艰苦。

2.诗作的结尾使用了两个典故,“_________”是指燕昭王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场所,“玉龙”则是指__________

 

1.B 2.黄金台,宝剑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B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应该是:侧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用典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黄金台”是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的典故。而“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 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结合整首诗来讲,是报答的意思 ,愿报那黄金台上恩情隆,手握宝剑为统一祖国征战沙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只填序号)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从句子成分看, “赞美”是__________(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定语  E状语  F补语)  

(2)从句子语气看,这个句子是_________(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寻觅     顾忌     无动于哀     摩肩接踵

B. 嶙峋     斟酌     重峦叠障     因地制宜

C. 吆喝     凋谢     连绵不断     恹恹欲睡

D. 濒临     闲熟     正襟危坐     妙手偶得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suō)     锃(chèng)亮      诘(jié)责      络绎(yì)不绝

B. 踌躇(chú)     滞(zhì)留        不逊(xùn)      惟妙惟肖( qiào)

C. 狼藉(jí)      炽(zhì)热        镌(juān)刻     杳(yǎo)无音讯

D. 盎(àng)然     俯瞰(kàn)        翘(qiáo)首     殚(dān)精竭虑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6)____________,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

(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歌燕舞,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他在岁月前认了输丁立梅

(1)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2)“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3)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

(4)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5)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6)“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7)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8)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9)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10)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1)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2)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言不由衷: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8)-(12)段,用简洁的语言概况“我”和父亲自己发生的事情。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

4.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