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北京东城道兹府丰盛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客人进入北屋当中的客厅。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
⑤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卡,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⑥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时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象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⑦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⑧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本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屏画在老舍先生家里挂的时间较久,是因为此画备受老舍先生的赞赏。
B. 从齐白石老人刚开始拒绝拿出得意画作以及用香烟罐头量米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生活非常拮据。
C. 老舍先生经常把同人约到家里聚餐,叫大家尝地道的北京风味,可见他对家乡饮食的感情之深。
D. 汪曾祺写老舍先生,虽然没有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对老舍的喜欢和敬重。
2.①-⑤段有四件事表现了老舍先生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试根据示例拟出小标题。
①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收藏画作,⑤____________
3.仔细比较下面AB两句,谈谈原文A句好在哪里?
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
B.无论天气晴朗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把这些花抬进抬出,每次都出一身热汗。
4.第⑥段老舍先生为什么“那天显得很兴奋”?请结合语境分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①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注】①夕舂(chōng):夕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
(3)止午、未、申三时
(4)安可为俗士道哉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始极/其浓媚 D. 月景/尤不可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4.甲文和乙文的作者在描写完景色后,发出了相似的感叹。
(1)请找出这两句话。【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感叹?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敌人攻城的气势很盛,城池危在旦夕。
B. “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夜紫”都是形容战场的血迹,正面写出了战争的悲壮。
C. “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天气寒冷,战鼓的声音低沉,但这并不影响将士们的斗志。
D. 全诗以战争为背景,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战争的艰苦。
2.诗作的结尾使用了两个典故,“_________”是指燕昭王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场所,“玉龙”则是指__________。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只填序号)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从句子成分看, “赞美”是__________(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定语 E状语 F补语)
(2)从句子语气看,这个句子是_________(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寻觅 顾忌 无动于哀 摩肩接踵
B. 嶙峋 斟酌 重峦叠障 因地制宜
C. 吆喝 凋谢 连绵不断 恹恹欲睡
D. 濒临 闲熟 正襟危坐 妙手偶得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suō) 锃(chèng)亮 诘(jié)责 络绎(yì)不绝
B. 踌躇(chú) 滞(zhì)留 不逊(xùn) 惟妙惟肖( qiào)
C. 狼藉(jí) 炽(zhì)热 镌(juān)刻 杳(yǎo)无音讯
D. 盎(àng)然 俯瞰(kàn) 翘(qiáo)首 殚(dān)精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