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 留在窑洞 安宁 (1)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2)村民都...

(一)

留在窑洞

安宁

(1)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2)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千净净。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尽管庭院遗世独立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唧唧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生机勃勃了。

(3)每年寒暑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度过。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桃拣出来,积攒多了,拿去山下卖掉。

(4)在我们跟老人聊天的时候,男孩更多的是蹲在墙根下,看着对面绿意葱茏的大山发呆。我猜想那时的他,什么也不想,关于高考,关于镇上边打工边陪读的父亲,关于做村官的母亲,关于手机里喧哗的微信,或者网上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八卦,他统统都不关心。天空蓝得像无边际的海洋,云朵是大片大片的,他就像某一片自由舒展的云,在难得的暑假,飘回到这片世外桃源中,安静幸福地发一会儿呆。至于我们这些路人,当然更与他无关。所以我们聊些什么,都不在他的关注视线。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其实我也很想像他一样,蹲在阳光盛烈的墙根下,看着面前千百年来都亘古不变的山林,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

(5)男孩的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在这山村里教了一辈子书,老了,依然哪儿也不想去,还是守着这一片日漸茂密起来的大山。日复一日地安靜过着。日常生活在这里,犹如深蓝天空下的云朵,有亘古不变的白,和永恒不逝的美。一切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人生中的起伏,犹如一滴水,落入广袤的大地,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可恰恰是这样单调的咏叹调一样的重复,才保持着人生中可贵的静寂。外界再怎样浮躁骚动,甚至男孩的父亲在镇上挣了多少钱,有着怎样与他们不同的热闹生活,都与他们这一代老去的人无关。他们只想守着这一片树木繁茂的大山,守着这几十年住过的旧窑洞,就像一枚秋天的山杏,即使是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

(6)遥想冬天大雪封路的窑洞生法,他们肯定会在秋末就早早地准备好越冬的充足的柴火和各种食物,然后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靠坑火取暖,足不出户地度过漫长的“蛰居”生活。自然也很少会有人来打扰他们,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们有的是天地间唯我三人的豪迈感还是万物萧瑟的凄凉感?他们感到的是孤独还是富足?

(7)像这徉的人家,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准格尔旗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似乎正在慢慢地变少,但又体现出不一般的顽强,他们就像一棵棵质朴、蓬勃的杏树,生生不息地停驻在这片因煤炭闻名的大地上,他们在蜂拥进城市的人群中,选择像父辈们一样,后退,留守在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远离城市的田园中,安靜地守候。

(选自《散文》2017年第2期《留在村庄里的人们》有改动)

1.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

2.品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结合上下文,分析此时小男孩“不再多言”的原因。) (2)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请从修辞角度,品系加点词语的妙处。)

3.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第6段提出疑问:“他们感到孤独还是富足?”你认为他们感到的是孤独还是富足呢?情节和文意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1.①杏林掩映,破旧但干净,庭院开阔平坦。②安静,遗世独立,如世外桃源一般。③富有生机。④与自然融为一体。 2.①因为在这静寂的自然之中,男孩可以安静地处于自己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对生活中的一切,他都可以不用关心。所以在这个环境中,“我”的问题使他无从回答。 ②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各种颜色代指眼前的山林,使句色彩感强烈,子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①抓住山村典型事物,突出乡野气息,为文章增添一份田园趣味。②文章先后用“杏林”“黄杏果”“腐烂的杏果”“美味极了的杏果”“杏树”等隐隐串起全文内容,起到结构文章的线索作用。③具有象征意味(或暗示文章主旨),说明留守村庄中的人们,与大地的关系亲密,默默无声地生活,就像山杏一样,即使腐烂、坠落,“也要投入大地的怀抱”“什么也没有留下,便消失不见”。 4.我觉得他们感到的是富足。窑洞生活更加宁静、安详,与自然接触更为密切。窑洞里的生活节奏慢,他们在大自然中出生,离开后也投入大地的怀抱,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不用考虑外界施加给自己的压力,追随内心,更加快乐。现在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匆匆忙忙,没有闲暇的时间陪伴家人,工作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得到的并不是满足,而是满满的空虚与失落。所以,窑洞里的生活让他们更加富足。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概括窑洞的生活环境特点”,这是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先找到题干涉及的内容,然后就其描写进行概括。文章第二段提到“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显得生机勃勃了”“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根据这些内容可以从环境、生活状态等方面作答。答题时,要答出客观条件(三点至少写出两点),“安静”“有生机”“与自然相融”中任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2.试题分析:品读语句。(1)分析此时小男孩“不再多言”的原因。答此题既要读懂题干上的原句,还要读懂上下文的内容。“不再多言”是说“我”的问题使他无从回答。从语境上看,男孩可以安静地处于自己的世界中,对生活中的一切,他都可以不用关心。(2)“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各种颜色代指眼前的山林,这样就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山林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情感。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析‘杏’在文中的作用”,这是考查物象的作用。可以从对形象、对结构、对主旨等几个方面回答。从结构来看,考生应找出文中与“杏”相关的情节,“杏林”“黄杏果”“腐烂的杏果”“美味极了的杏果”“杏树”,从线索的角度来分析;从形象来看,“杏”展示出的是乡野气息;从主旨来看,抓住其象征意义。答题时,要答出“典型事物(内容)”“线索(结构)”“象征意味(文章主旨)”,意思相近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迎接下周进行的跳绳比赛,初三(1)班以小王为首的5位同学要利用双休日训练,想向学校体育组借5根跳绳。请你以小王的名义写一张借条(只写正文)。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内容。

①《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小说记述了___________(作品人物名)在家道败落后,经历了孤独的折磨终于成长的故事。

②《我的叔叔于勒》选自________(国籍)另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世态炎凉。

③孟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王道”“仁义”“民本”,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有一人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请说说他是谁。有人对他自比诸葛亮的说法不赞同,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谈谈这两人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足下面句子。

①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以一组密集的意象来写早行的凄冷,行路的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活着”。在生与死之间,文天祥选择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义”与“生”之间,孟子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 论语中写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其实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C. 我们从邓稼先地事迹中,学会了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从李京京的故事中,学会了事不从人愿时,不轻言放弃。

D. 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想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快递实名制”并未被严格执行,主要是因为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的担忧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等原因造成的。

B. 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的水平,实现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跨越发展。

C. 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的决心。

D. 阿尔法只能围棋创始人近期表示,将与人类最强选手柯洁合作开发一个教学软件,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提升棋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