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目。 【甲】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目。

【甲】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物:指月中阴影。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2.解释加点的字。

(1)何___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_________

(3)月下戏 ___________         (4)不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5.请你根据文段分析晏子与徐孺子的说话艺术有什么相同之处?

 

1.其/实味/不同 2.犯罪同“嬉”,开玩笑曾经这样 3.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比如说人的眼中有瞳仁,如果没有这个眼睛就一定不明亮了。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他们都用了类比的方法,晏子将橘生长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长出不同的果实和人生活在不同国家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行比较,反击楚王;徐孺子则是用眼睛中有瞳仁和月两中有阴影进行比较,巧妙回应。 【解析】甲文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乙文选自:《世说新语》 指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 甲文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 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乙文译文: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熙:同“嬉”,开玩笑。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得无:莫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什么特点?

2.“一雁度南楼”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 。  

(5)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8)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修辞形象写出了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无所依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名著语段,完成问题。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在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伤病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查看答案

“我爱你汉字”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汉字量大,难认难写难学;也有人说,汉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有艺术价值,汉字 “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 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 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