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音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 愚公包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 墨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肯定和颂扬。
4.选文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要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塑造最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综合性学习
凤凰中学决定在放假前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春节一定会贴春联。下面是某校张贴的上联,请从数以万计的图书都须仔细咀嚼、深入研究的角度补全下联。
知识千门宜先专后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决定开展一个以春节为主题的小报展,小明同学为自己的小报拟定了以下两个栏目,请你再帮他设计一个栏目。
A.【传说故事】讲述有关香节的各种传说故事。
B.【美食拼图】用图片展示富有年味的特色食物;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中考四川宜宾卷)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白日斜”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愁绪的繁多、深广、延绵不绝。
B. “沉鳞竞跃”“锦鳞游泳”“呷浪之鳞”均以鳞代指鱼,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使事物特点更加突出。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危亡、亲人离散的痛苦。
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下面对杜甫的《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胎炙人口的佳作。
B. 在颌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 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 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接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优国伤时的感情。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白杨礼赞》)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子优患,死于安乐》)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xiè(______),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背影》)
(2)她chóu chú(______)(_______)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背影》)
(3)它没有婆娑(______)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白杨礼赞》)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区嶙峋(_______)的技干就是一幅好面。(《苏州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