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在走路、等...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在走路、等车、坐车、吃饭等何种场合,只要有空闲,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双眼紧盯屏幕,低头刷微博、玩游戏、发微信。时刻关注手机上的动态。走到哪儿都低头摆弄手机的“低头族”已经成为街头一景,很多人已经不自觉地“被”加入了“低头族”。

材料一  一名女子在搭乘上海地铁的时候,由于太醉心于看手机,竟然径直走下站台,直至轨道,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材料二  人民网1月26日电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网人群的占比提升至90.1%,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

材料三

(1)什么是“低头族”?请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3)据调查,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已经达到了73.8%,手机上网率达到了44.7%。作为一名中学生,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中学生手机上网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1)低头族指的是在各种场合,只要有空闲,都会习惯性低头看手机、玩手机的一类人。 (2)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庞大,且整体偏年轻化。 (3)手机上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学生可以上网学习知识;另一方面,网络也对中学生造成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 【解析】试题分析:(1)通读材料。提取关键句或重要词语。回答时要答出“各种场合”、“低头”、“玩手机”、“一类人”等关键词,符合下定义的语言表述形式,一定是个单句。(2)归纳主要信息。材料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庞大,且整体偏年轻化的观点。而材料三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要抓住本题中心议题“2012年中国网民手机上网属性分析”,看清表中各项内容,根据数字的变化分析其反映的问题,从而得出“网民整体偏年轻化”的结论。(3)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中学生手机上网的思考。要看准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解此类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文章的主旨;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要作出辩证的分析,思想观念要健康向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阐述理由。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起源地。当前重启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一带一路”沿海国家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是推动河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提升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打造内陆经济发展高端开放平台。地处内地的河南建起了全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构建全国首屈一指的米字型快速铁路交通网络,形成了一个东连大海、西接中亚的陆路口岸体系,开通可发车密度、货运总量、境内外集货分拔范围全国第一的郑欧班列,重新塑造全国对外开放大省地位。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用七十二变,与妖魔鬼怪斗法,请从“车迟国斗法”和“险渡通天河”中任选一例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2)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小故事介绍内容并阐述意义。

①《乌龟与鹰》(《伊索寓言》)②《园丁和主人》(《安徒生童话》)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__________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明感悟人生、表达旷达胸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互文,是古诗文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运用互文表达将士思念家乡、功业未建的涕零哀伤;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侧面烘托边塞的苦寒。

 

查看答案

把下面带序号的句子排列后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__________。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⑤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③①④②⑤    B. ②③⑤①④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①④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缔造        度假村    门可落雀      浮想联翩

B. 喑哑        绵里针    瑕不掩瑜      噤若寒蝉

C. 诸侯        清一色    销声匿迹      郑重其是

D. 脉搏        黄粱梦    冥思遐想      面面相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