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

综合性学习。

“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民中学为了响应全民阅读的政策,在七年级开展读书会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色标语。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会,校园内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知识改变命运

下联:______________

(3)请从“史铁生、朱自清、老舍”中挑选一个朋友,并说明和他交朋友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80字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全民阅读”的主题。(2)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知识改变命运”是个主谓宾结构,所拟下联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内容上也要与上联契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填空。

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 )

 

查看答案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注释:①阮光禄:阮裕,曾做过紫金光禄大夫。②剡:地名,在今浙江。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意借而不敢言  欲:___________   ⑵不碎焚   之: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阮裕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日期。

B. 尊君在:不是。

C. 去后至:然后。

D. 对子骂父,是无礼:就。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雪骤             相委

B. 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友期

C. 下车引             左将军王凝妻也

D. 谢太傅寒雪内集     期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B. 元方对友人先是斥责后又置之不理,表现了元方的无理。

C. 面对友人对父亲的负面评价,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了他。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反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否则会自食恶果。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⑵元方入门不顾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选项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全书由《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五猖会》等十篇文章组成。

B.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 《朝花夕拾》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性格特点是迷信、不拘小节、朴实。

D. 《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