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中“见”字改为“望”字可以吗?为什么?

2.简要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 “望”表示有意识地,有目的的去凝目眺望,表达效果是不同的。 2.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人炼字功夫的把握能力。“见”字表现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是无意间的看到,表现的是作者淡然的心态。而“望”则表现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看,与本诗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相悖。 2.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所以说诗句很好地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雪,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 ,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6)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7)中原乱,__________________,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8)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B.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C.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D.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 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因为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

C.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D. 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       的要素呢? 

③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地走过我的身旁。 

④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A. 标志 必须 悠然自得 不言而喻    B. 标本 必需 悠然自得 不可思议

C. 标志 必需 泰然自若 不言而喻    D. 标本 必须 泰然自若 不可思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