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就火炀之(就:完成) 尚未盛为之...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炀之(就:完成)          尚未为之(盛:大规模地)

立有(间:一会儿)               桓侯不(应:回应)

B. 和纸灰之类之(冒:蒙、盖)    不沾污(殊:特殊)

不治将深(恐:恐怕,担心)       望桓侯而还走(还走:转身就跑)

C. 第二板已(具:准备好)        用再火令药熔(讫:终了,完毕)

十日(居:居住)                 桓侯使人问之(故:特意)

D. 更互用之(更互:轮流)          有奇字素无备者(奇:生僻的字)

不治将深(益:更加)             臣是以无请也(是以;因此)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就:靠近。B:殊:一点。C:居:过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萧瑟    招徕    沧海桑田    不容质疑

B. 狼籍    门楣    合徼押韵    慷慨大方

C. 吞噬    淳朴    精妙绝伦    孤陋寡闻

D. 和煦    莫衷一事  顾名思义    囊荧映雪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ān)默  裸(lù)      蹲(jū)       即物起(xìng)

B. (hāo) (pì)美      酬和(hè)       龙吟凤(suì)

C. (zhí)尺   (pì)喻      美味佳(yáo)  (shú)秸(jié)秆

D. (móu)取   家(pēi)     铁(xuàn)      相形见(chù)

 

查看答案

大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包含着浓浓的爱意,生活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命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富的意蕴······

请以“记忆的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文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微作文。

初中三年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快乐的暑假随即而至,我们很多同学都邀着出去旅游。在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我们还能增加自己的见闻。但是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文明,请你以学校教育处的名义,写一则倡议书,好叫同学们文明旅游。

要求:①语言简洁得体;②内容简明,有理有据;③格式正确;④正文字数要求150-200字。

 

查看答案

(五)记叙文阅读

茗友

聂鑫森

湘潭城西有一条曲而长的小巷,巷尾居然立着一家泰原当铺。当铺不开在繁华闹市,是这个行业的惯例,因前来典当者,或家道困窘,要是被熟人碰到,那脸就丢大了。

衣衫破旧、面色青黄的幸叔儒,从这家当铺走出来的时候,正是仲春的一个午后。他怀里揣着的东西没有当掉,因为掌柜出价太低。他觉得胸口发闷、喉头苦涩,又气恼又忧烦。

幸叔儒今年五十有五,祖上做过官、经过商,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门庭衰败。他幼读旧学,能诗善文,却不能立业,只能在乡下教私塾养家糊口。眼下老妻重病,儿子又等着钱娶亲,他只能把唯一值钱的心爱之物拿来典当,可掌柜有眼无珠,只出两块光洋!他步下当铺的台阶,朝巷口走去。家里等着钱用,必须再去寻访一家当铺。

他的鼻翼敏感地动了动,然后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是茶香,而且是今年新上市的武夷岩茶。此生他最好的无非两件事:读书、饮茶。而这一刻,他特别想饮茶,唇焦舌燥,心火太旺,亟待以茶浇润。他的鼻子仿佛被茶香牵着,来到一户人家的黑漆铜环大门前,迟疑了一下,谨慎地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大门打开,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胖胖的,满脸带笑。“您有什么事吗?”“路过贵宅,偶闻茶香,定是武夷岩茶的‘明前茶’,故冒昧乞茶,还请慷慨一赐。”“哦,闻香识茶,可为同道,请!”

穿过花木繁茂的庭院,走进一间洁静的书房。正面挨墙是一排书柜,两侧的墙上挂着字画。他们在正中的几案边坐下来。地上立着红泥小火炉,火苗子舔着烧水的大瓦壶;几案上摆着一把紫砂壶和几个紫砂小杯。主人谦和地说:“我叫叶春山,自号茶痴。开着几家卖茶叶的店。”“我叫幸叔儒,在乡下教私塾。您经营茶叶,又如此爱茶,是古人所称的‘茶人’啊。”“您有闻香识茶之能,又何尝不是茶道中人?”两人相视而笑。

叶春山端起几案上的紫砂壶,缓缓倒入两个小杯中。

“茶是刚冲泡的,幸先生请品评。”幸叔儒道声谢,便端起一杯啜了一小口,停了一阵再啜一小口,然后说,“真是好茶,好茶!可惜叶先生这把紫砂壶尚有不足……”“真是方家之语。”叶春山益加佩服。“我随身带着一壶,算是个家传之物,且用它试试如何?”“好。请先让我拙眼一观。”

幸叔儒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紫砂壶,双手捧着递了过去。叶春山接过来,左看右看,特别是壶的内壁,茶垢厚积。便说:“好壶,这是‘孟臣壶’,出自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壶名匠惠孟臣之手。我在本地一家大宅院见过,可惜主人坚不出让。”“不到万不得已,谁肯易主呢?《茗谈》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真是至理名言。”

叶春山迫不及待地用这把壶冲好茶,过了一阵,茶香四溢。两人端杯饮啜。

“叶先生,味道如何?”“此壶果非凡品。”

二人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如老友重逢,幸叔儒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他忽然看见对面墙上挂的一个条幅,写的是一首七律,内容是夏夜日本飞机来袭,全城灯火管制,中有两句可堪评点:“收灯门巷千家黑,听雨江湖六月寒。”便说:“叶先生不愧儒商。这两句写得漂亮,‘有时’也‘有我’,佩服。”叶春山受宠若惊,问:“何谓‘有时’、‘有我’?请赐教。”

“您客气。叶兄诗才高妙,咏日机夜袭、灯火管制,此谓‘有时’。而情必自我生,辞必自我出,称之‘有我’。”叶春山连连点头。

黄昏翩然而至,幸叔儒记起家事,连忙起身告辞。叶春山欲言又止,终于,鼓足勇气问道:“兄可否出让此壶……我绝不还价。”幸叔儒叹了口长气,说:“实不相瞒,我刚才去了当铺典当此壶,确是家有急事啊。”

“那就让于我,如何?”“叶先生是茶人、雅人,此归你,也算的归明主。此壶最少可值四千块光洋,但我只能让半个壶给你。”

叶春山愣住了,半个壶怎么让法?“我只取两千块光洋,以给家用,壶留兄处,我想壶了,便来府上叨扰,不知可否?”叶春山喜得高喊一声:“遵命!”

日子不紧不慢地打发过去,每隔几日,幸叔儒就来叩访叶府,多是夜晚,烧水、沏茶、聊天,然后兴尽而别。亲兄弟有这么亲密吗?没有。

日寇投降了,普天同庆。而幸叔儒在一场大病后,驾鹤西去。他的儿子赶到叶府,下跪向叶春山报丧。叶春山禁不住满怀悲恸,呜呜大哭了一场。第二天一早,叶春山赶到城郊乡下的幸家,向幸夫人及其儿子详述孟臣壶之事,补还二千光洋,并为幸叔儒热热闹闹办了后事。

每至夜晚,叶春山用孟臣壶沏茶,必斟满两杯,然后端起其中一杯,喃喃地说:“幸先生,请品茶!”

1.初读文章,从“幸叔儒”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时间

经历

情感

仲春的一个午后

被迫当壶,遭遇低价

\

焦躁而渴望

\

结交茗友,品茶聊天

想念茶壶,间或叨扰

尽兴又满足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每至夜晚,叶春山用孟臣壶沏茶,必斟满两杯,然后端起其中一杯,喃喃地说:“幸先生,请品茶!”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紫砂壶是幸叔儒唯一值钱的心爱之物,而泰源当铺掌柜却只出两块光洋,所以幸叔儒觉得他有眼无珠。

B. 幸叔儒有闻香识茶之能,叶春山由此推之他一定和自己一样是茶道中人,没有犹豫请他入室饮茶,体现了叶春山的善良好客和谦和有礼。

C. 叶春山欣然答应幸叔儒看壶的请求,是因为他以半价买到壶,占了大便宜,感到很高兴。

D. 幸叔儒去世后,叶春山毅然补还了当年所欠下的两千光洋,并为幸叔儒热热闹闹地办了后事是因为幸家家境艰难。

E. 小说通过一把“孟臣壶”勾连起叶、幸二人,使他们相识并成为知己,表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

4.中国茶道源远流长,既是饮茶的艺术,又是生活的艺术、与人交往的艺术……茶道中蕴含着哪些人生之道?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你读完文章的感悟。

【链接材料】

唐代刘贞亮讲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到,贾母招待乡下婆子刘姥姥到栊翠庵喝茶,把自己的用旧年存的雨水泡的上等老君眉让刘姥姥喝。体现了贾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