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英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

天台陈君庭学,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①,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敢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三年,以倒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②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送天台陈庭学序》(有删改)

注释:

①都指挥司照磨:明代官职名

②耄: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其欣悦______                   (2)烨然若神人______

(3)三年,以例自免归______         (4)盖得于山水之助者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认为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有哪两种?请结合所选两个文段分析概括。

 

1.等待光彩照人的样子过了,经过多 2.(我)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盖着我,很久才暖和过来。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只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3.(1)勤奋努力地学习,这样即使不够聪明,也能有所收获; (2)游历天下,奇山异水,历史遗迹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与心胸,使人志气高远。 【解析】文段(一)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文段(二)选自:《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 年代:明 文段(一)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文段(二)译文: 天台陈庭学君,擅长作诗,多次以中书左司掾之职而随从大将北征,建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经过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在此生活过,英雄豪杰曾在此攻伐征战、驻扎防守过,诗人文士也曾在此游历观览、饮酒射覆、赋诗吟咏。庭学无处不去游历观览。 之后必定发而为诗,用来记录这些地方景物和时序的变化,由此他的诗艺更加精湛。三年之后,庭学依惯例自己辞职归来,在京师和我相聚。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语气更加豪壮,志趣理想更加高远,这大概是他得益于山水帮助的缘故吧。我内心很是惭愧,正当我年少时,曾经立志要出游天下,只是由于学业未成而不得空闲。等到可以出游的壮年时,四方战乱,我无处落脚容身。到现在圣主兴起,天下太平,四海成为一家,然而我却越来越老了。想要像庭学那样游历天下,还有可能吗?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尝:曾经。暇:空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文人写山水,正面、侧面兼而有之,尤以侧面描写最为精妙。在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清楚地看到谭中鱼的大概数目来表现潭水清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有一联诗句本意是指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现在多用来形容老师奉献自己,此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经常将坎坷的遭遇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砺,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志向。比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发出誓死效忠宋王朝的呼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则看到了万事万物的新旧交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则在“箪瓢屡空”的日子里,借黔娄之妻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淡泊名利。

(4)“用典”是文人墨客经常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行路难》中,李白用姜太公与伊尹之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想要得到重用的愿望。

(5)正是由于“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才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祝福全天下所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在《望岳》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山巅,便可将一切尽收眼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也讲述过相类似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二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   ),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后面是“丹柿小院”。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__________(身临其境  赏心悦目)。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门前碧波微漾,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dī)

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tí)

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tí)

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dī)

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壁    身临其境    B. 璧  身临其境

C. 壁    赏心悦目    D. 璧  赏心悦目

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A. 【甲】省略号    【乙】句号      【丙】破折号

B. 【甲】冒号      【乙】省略号    【丙】问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丙】问号

D. 【甲】省略号    【乙】省略号    【丙】破折号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炀之(就:完成)          尚未为之(盛:大规模地)

立有(间:一会儿)               桓侯不(应:回应)

B. 和纸灰之类之(冒:蒙、盖)    不沾污(殊:特殊)

不治将深(恐:恐怕,担心)       望桓侯而还走(还走:转身就跑)

C. 第二板已(具:准备好)        用再火令药熔(讫:终了,完毕)

十日(居:居住)                 桓侯使人问之(故:特意)

D. 更互用之(更互:轮流)          有奇字素无备者(奇:生僻的字)

不治将深(益:更加)             臣是以无请也(是以;因此)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萧瑟    招徕    沧海桑田    不容质疑

B. 狼籍    门楣    合徼押韵    慷慨大方

C. 吞噬    淳朴    精妙绝伦    孤陋寡闻

D. 和煦    莫衷一事  顾名思义    囊荧映雪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ān)默  裸(lù)      蹲(jū)       即物起(xìng)

B. (hāo) (pì)美      酬和(hè)       龙吟凤(suì)

C. (zhí)尺   (pì)喻      美味佳(yáo)  (shú)秸(jié)秆

D. (móu)取   家(pēi)     铁(xuàn)      相形见(ch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