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赢得”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赢得”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他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是个科技无所不在的世界。学生遇到了作文软件,棋手遇到了对弈机器,医生遇到了克隆技术……科技令人惊叹,使人“任性”,也让人惶恐。面对科技,人类会自信,会自大,也会自卑……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例文一 赢得自己 我从小胆小怕事,尤其十分害怕“响”的东西。每当听到“嘭”,“啪”的声音,我都会像缩头乌龟一样拼命捂住耳朵,甚至爬到床上,蜷缩到被窝里。如果是在外面,我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由自主地抓住妈妈的衣服,扑到她身上,生怕听到一点细微的声音。 不巧,放鞭炮,这种中国过除夕夜,通过制造响声来“驱鬼”的传统习俗,成为我最讨厌的事。每逢从奶奶家吃完午夜饭回家时,我总会躲在爸爸电动车后面,用厚实的羽绒服,不顾一切地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因为怕响声,我常常被表兄弟姐妹嘲笑,“鬼的后裔”。 父母常常为我的弊端感到苦恼。年纪小,贪生怕事,纯属正常,可是长大后,还是那么胆小,可真会被外人笑话的。 一开始,父母在过年前买几十包灌炮,一种小型的,响声不大而且很适合小孩玩的鞭炮,只需将灌炮凸出的那一头朝下,然后往地上一扔,就会听到“啪”的声响,晚上放,还能看到光。 由于我过于胆小,每次扔完一个后就会往屋里跑。这样一来,既提高不了训练效率,扔又扔不准。 于是,父母通过拿我喜欢的物品当条件,激发我的积极性。例如,连续放10个灌炮可以获得一支自动笔,15个灌炮可以获得一支钢笔,25个灌炮可以获得一个价格高于25元的笔袋。 由于当时对文具的奢望,我只好通过此方法获得它们。我颤颤巍巍地举起小手,手拿灌炮,随便一扔,身子往后一缩。不料,又扔错了,按照爸爸的要求,如果连续三个没发中,将失去获得文具的机会。 因此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用力扔。“啪”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我差点儿叫出声来,可我明白,我越怕的东西,我就越难以解脱吧。 有舍必有得,带着这个理念,我最终12发10中,没有越过3个底线,获得了一支自动笔。 随着一次次训练,获得的文具越来越多,我渐渐发现,放鞭炮其实并不可怕,只是我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它,我就不会害怕。甚至有时候,我觉得我并不是为了文具而放鞭炮,而是为能与小伙伴一起快乐地游戏而欣慰,满足。 2010年除夕夜,与往常一样,惊天动地的烟花,鞭炮不断在天空中上演,可在我眼里却是人生一大转折点。 那一天傍晚,爸爸没有早早地带我去奶奶家,而是与我看起了澳网公开赛,由于看得入迷,我似乎忘了要去奶奶家。 突然,一个响彻云霄的声音给我敲响了警钟。我一看时间,六点整,我赶紧敦促爸爸去奶奶家。 一路上,五颜六色的烟花时不时在夜空绽放,“一串红”也发出连续的“噼啪”声。可我却十分淡定地坐在后面,脑子除了正常的响声,没有别的。 大约离奶奶家还有100米,爸爸突然停下电动车,说要与我走到奶奶家门口。 我顿时十分疑惑,可爸爸依然执意让我走。 突然,“嘭”的一声,天空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菊花状的美丽物体,我抬起头,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它,没有丝毫的胆怯,我这一生中从未看到这么漂亮的烟花。 烟花放完后,我到了奶奶家,谁知,亲戚们都以惊讶的目光看着我。 “怎么有问题吗?”我疑惑地问。 “陶陶,你不怕放鞭炮啦!”奶奶激动地说。 我恍然大悟,原来烟花是爸爸事先准备的! 那一天,我战胜了胆怯,赢得了自己。我更明白了,有了亲人的爱,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战胜。 例文二 与科技相遇 “别人只能看到世间的恶与丑,而我看到的全是爱与希望。” 看到我面前的人形机器人,运行成功,我简直兴奋地要将手中的启动仪扔出去。 2046年,这是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机器的零件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形机器人屡见不鲜,他们甚至已经可以独立地工作,来为人们更好的服务。 我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研究员,天天都在与科技相遇。如今科技的发展速度增快却使人情更加冷漠,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诉说,从科技中得到慰藉。我的任务便是研究出一个“爱心机器人”,来陪伴那些在时代的洪流下空虚寂寞的人们。如今我成功了,我将它投入试验,不久便收到了不少优质的反馈。它包容、善良、体贴,用它的微笑与聆听化解了人们的一切怨怼和失落。我满意地将它售给一个年轻的女子,便投入了新一轮的研究,与科技继续相遇。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要求维修“小爱”的电话。我前去了女子的家中,惊愕地看到一个半身损坏的“小爱”。它此时已经没有了一贯的微笑,在女子抱怨完维修的麻烦而离去后,我听见它轻声跟我说:“父亲,您可以带我走吗?” 我用沉默拒绝了它。在它的记忆中,我看到了它成为了那女子日常的宣泄品,它的爱与暖,在女子不以为意的暴力下消磨得所剩无几。她轻蔑地说:“不过就是一个机器人吗?我买你就是为了要缓解我的压力。”她的面孔扭曲、丑恶……可是她是人,是客户,机器人永远无法违背人,正如我也左右不了它的命运。临走前,我跟它说:“记住,你眼中必须要有爱与希望,这是你作为爱心机器人的职责。” 我不敢再多看它,转身快步离去。 一个月后,一桩命案在我市发生,死者正是那个女子,而监控下的凶手,是一个机器人。 社会舆论狂起,所有的人都开始抨击科技带来的恶果。我偷偷去了警局,看到了监控中的“小爱”,在承受暴力后杀死了那个女子,并对着镜头开启了自毁程序。最后,它笑着看向镜头,说道: “别人只能看到世间的恶与丑,而我的眼里全是爱与希望。” 我泣不成声。 最终杀死人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成为了人的“机器人”,是欲望与人性的缺失,在与科技相遇的时代下,杀死了自己。 后来,我放弃了工作,回到了原野。那里,不再用恶与丑,只有爱与希望。 【解析】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适当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在一定限制和要求下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首先要审好题目,找好关键词,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再根据自己的经历拟出一个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正文要有真情实感。可以补充题目为:赢得自己。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相结合。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文章前半部分以记叙文字为主,需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应该写到,其他的表达方式可作为补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学们刚刚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学校校刊准备开辟“走进国家博物馆”栏目,分享同学们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收获。校刊主编向同学们征稿。请你写一段话,简要写出参观博物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要求:

(1)内容要求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树。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商品。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州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籽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作为重要的商品还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进行国际商贸的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化。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逐也渐形成了饮茶风尚。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时尚饮品。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荷兰和日本的情况。

(1)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           

(2)中国茶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和方式: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针对【材料三】提到的问题,请你提炼出“吴裕泰”解决这类问

题的经验。

【链接材料】

具有120余年历史的茶业老字号“吴裕泰”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上做出

了积极的尝试。北京裕泰东方前门店推出茶生活体验馆,消费者能够在抹茶体验区,亲身体验制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茶;在茶点体验区,可以品尝到包括抹茶、焙茶等口味的拿铁和布丁。“吴裕泰”还推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查看答案

阅读《试飞英雄》,完成下列小题。

试飞英雄

聊起试飞员们的时候,飞行大队政委丁玉清一直咳嗽着,这是职业病。这让他的叙述显得断续与困难,但关于大队各位试飞员的任何事迹,丁玉清都能纤毫不差地忆起,并且娓娓道来。梁万俊的那次只有短短8分钟的试飞,更是在他的讲述中如电影般重现。

2004年7月1日13时40分,西南某机场。

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发出,试飞员梁万俊驾驶座机直冲云霄,蓝色的天幕上迅速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像谁在泼墨挥毫……

这是一次新机的定型试飞,梁万俊驾驶的是一架多用途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

险情在1.2万米高空突然出现。发动机漏油,仅仅两分钟,油量表指针就指向了“0”刻度。没有了油,发动机就完全失去动力。

这是一级空中特情!

地面指挥所内的空气凝结到了冰点。时间在那一瞬间似乎变得无比漫长,每个人都明白,摆在试飞员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跳伞或迫降。跳伞意味着放弃飞机,凝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会坠毁,故障原因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推进也可能因缺乏依据而延宕……迫降?可能机毁人亡!

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对地面指挥员雷强传达了自己的抉择:“我要滑回去,尽一切可能把样机保住!”梁万俊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

试飞员被称为“悬崖边的舞者”。飞行试验涉及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试飞员,梁万俊刻苦钻研军事科技和航空技术理论,搜集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航空资料、上千张飞机结构图片。现在,他已经成为熟练驾驶6种机型的高素质试飞员,有数篇文章在国内外航空杂志发表。多年的试飞生涯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数十次险情,但最终都化险为夷……

这一次,他也一定要将飞机完整地带回地面。

雷强迅速查看着各种监控数据,人们在他拧紧的眉头上仿佛看到了步步逼近的危机。同在塔台的研究所的老总眼里含着泪,声音颤抖地说:“雷头,跳伞吧——”他哽咽着没有说出下半句。

雷强的眼睛血红,脾气刚烈的他声音很大地吼了一声:“听我的!”

巨大的飞机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作好迫降准备。”

失去动力控制的飞机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测得到。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这一切必须十分精准,百分百的精准。正常的飞机降落,可以修正方向和速度,实在不行,还可以拉起来复飞。但失去动力的飞机没有可控余地,稍有差池,便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飞机滑到机场1400米上空。

蓝蓝的天空,隐隐传来一阵空气的撕裂声。转瞬,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蓦然闯来!

霎时,机场上,塔台里,数百人仰头,一双双眼睛焦灼地盯住飞机!

在所有人心跳如鼓的当儿,雷强的声音听上去还是那么沉稳:“保持好状态!“

梁万俊冷静沉着地调整飞机的状态,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小心地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为迫降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可以下降高度了,放起落架。”雷强下令。

“好的。”梁万俊下降高度,放起落架。

“起落架很好,对正跑道。”雷强指挥道。

“好的。”梁万俊对正跑道。

“再对正一点,左翼……”

“好的。”

话筒里,梁万俊的语气平平静静,声音高低大小几乎完全没有变化。一般情况下,人在紧张的时候呼吸会急促,指挥员们都听到过从话筒里传来的呼呼的喘气声。但梁万俊没有,一声也没有。

地面指挥所内,人们的心略微安定了些。

近了,更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的战机俯冲直下。下落航线与跑道呈70度夹角,但此时飞机的速度在400公里/小时左右,远远大于正常值。大速度落地,飞机冲力过大,但凡操作上有丁点儿失误,飞机就可能冲出跑道,翻滚坠毁。

地面上,飞机设计师、生产人员、试飞指挥员、地面保障人员一齐屏住了呼吸。

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胎下飞出两股白烟。

“放伞!”雷强及时喊话,声音加大。

他的话音未落,一朵伞花在飞机尾部猛然绽开。然而,飞机冲势只是略减,依然朝跑道尽头狂奔。

“拉应急!……”雷强的指令一连串跟上。

“刹爆!”一阵刺耳的尖啸,轮毂在水泥跑道激起两条刺眼的火龙!巨大的速度下,一侧轮胎爆破。

千钧一发之际,梁万俊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一系列操作程序,时间、方向、力度把握精准。人们绷紧的心里有了小心翼翼的期待。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儿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跑道上,留下两道464米的黑色擦痕。

“成功了!”“成功了——”人们欢呼着从各个角度向机场冲去。

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2005年2月,“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演播大厅里,当主持人念到梁万俊的名字时,一个身穿飞行服的清瘦年轻人走向前台,他神情安详宁静,脸上一缕微笑仿佛清风。

主持人的声音在偌大的大厅回响,这段堪称经典的颁奖词多年之后仍然被人们反复提起: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军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称谓,它代表着忠肝义胆、铁血柔情。而在丁玉清的讲述中,它浓缩为试飞大队里一位位试飞员的名字,这些亲切而闪亮的名字背后,意味着奉献与担当!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群搏击在蓝天的雄鹰,他们怀揣着强国的梦想,用青春与生命在蓝天上完成着最执着、最勇敢、最壮丽的飞翔!

(根据张子影的《试飞英雄》改写)

1.文章围绕梁万俊如何处理“一级空中特情”展开情节,一步步地呈现梁万俊的“英雄”

形象。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1.2万米高空,梁万俊决定将失去动力的样机滑回去,毫不犹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2月,梁万俊出席“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颁奖仪式,安详宁静。

2.文章画线句中雷强所说“听我的”意味着他将做出怎样的选择?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

选择?

答:________

3.本文主要是通过展现矛盾冲突、细节刻画人物、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转述等写作方法

来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请从文中任选一处运用了某种写法的文字,设计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

所选之处:(摘抄或概括)________

你的问题:_______

4.在给梁万俊的颁奖词中,称谓由“他”到“你”再到“中国军人”,简要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理解。

答: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水浒叶子》是明末书画家陈洪绶为《水浒传》中四十名好汉创作的系列版画作品,人物画像配以绰号、姓名和题赞(如图一宋江像所示),请根据图二的题赞,写出图二中人物的绰号和姓名。

图二题赞:杀四虎,奚足闻,悔不杀,封使君。

绰号:_______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梅仟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了话剧。以下是《骆驼祥子》

剧本的结尾部分。请你说说话剧和小说在结尾部分有什么不同。

(屋外有喊福子的声音:

“福子!有人找你!

”福子犹疑地朝窗外望了望,低下头。)

祥子:福姑娘,去吧,有人找你呢!

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

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

小福子:你到哪去?

祥子:我去找小顺子。

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

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灯捻得更亮。)

(远处叫卖号外的声音:“看看汀泗桥大战的新闻……号外!看号外。……”)

(窗外风狂雨暴!)

——幕落

(全剧终)

3.请从下面四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中任何一部名著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③德不孤,必有邻。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科幻小说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小说中的幻想大胆新奇,且有科学依据,许多幻想经过人们的大胆创造在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下列哪项发明创造不是受《海底两万里》启发的。(     )

A. 潜水艇    B. 捕鱼网    C. 电击枪    D. 潜水服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英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

天台陈君庭学,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①,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敢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三年,以倒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②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送天台陈庭学序》(有删改)

注释:

①都指挥司照磨:明代官职名

②耄:老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其欣悦______                   (2)烨然若神人______

(3)三年,以例自免归______         (4)盖得于山水之助者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认为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有哪两种?请结合所选两个文段分析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