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或停靠于云的海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望尧《太阳船》)

(3)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2)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 又驰向另一个港湾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自古逢秋悲寂寥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缥缈”“阑”“寥”等字词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1)山寺的雨夜,极为安静,在石泾路上行走,虽然是黑夜,但也能看到寺院建筑伦廓之美的朦胧,一路走来,真是一种享受.

(2)其实茶就是如此,无论岁月如何苍桑,茶依旧在光阴中沉甸自己,等待着与水的相遇,在岁月的长河中让自己变得韵味实足.

错别字

 

 

 

 

改  正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赢得”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他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是个科技无所不在的世界。学生遇到了作文软件,棋手遇到了对弈机器,医生遇到了克隆技术……科技令人惊叹,使人“任性”,也让人惶恐。面对科技,人类会自信,会自大,也会自卑……

请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与科技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同学们刚刚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学校校刊准备开辟“走进国家博物馆”栏目,分享同学们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收获。校刊主编向同学们征稿。请你写一段话,简要写出参观博物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要求:

(1)内容要求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树。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商品。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州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籽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作为重要的商品还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进行国际商贸的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化。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逐也渐形成了饮茶风尚。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时尚饮品。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荷兰和日本的情况。

(1)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           

(2)中国茶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和方式: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针对【材料三】提到的问题,请你提炼出“吴裕泰”解决这类问

题的经验。

【链接材料】

具有120余年历史的茶业老字号“吴裕泰”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上做出

了积极的尝试。北京裕泰东方前门店推出茶生活体验馆,消费者能够在抹茶体验区,亲身体验制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茶;在茶点体验区,可以品尝到包括抹茶、焙茶等口味的拿铁和布丁。“吴裕泰”还推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查看答案

阅读《试飞英雄》,完成下列小题。

试飞英雄

聊起试飞员们的时候,飞行大队政委丁玉清一直咳嗽着,这是职业病。这让他的叙述显得断续与困难,但关于大队各位试飞员的任何事迹,丁玉清都能纤毫不差地忆起,并且娓娓道来。梁万俊的那次只有短短8分钟的试飞,更是在他的讲述中如电影般重现。

2004年7月1日13时40分,西南某机场。

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发出,试飞员梁万俊驾驶座机直冲云霄,蓝色的天幕上迅速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像谁在泼墨挥毫……

这是一次新机的定型试飞,梁万俊驾驶的是一架多用途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

险情在1.2万米高空突然出现。发动机漏油,仅仅两分钟,油量表指针就指向了“0”刻度。没有了油,发动机就完全失去动力。

这是一级空中特情!

地面指挥所内的空气凝结到了冰点。时间在那一瞬间似乎变得无比漫长,每个人都明白,摆在试飞员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跳伞或迫降。跳伞意味着放弃飞机,凝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会坠毁,故障原因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推进也可能因缺乏依据而延宕……迫降?可能机毁人亡!

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对地面指挥员雷强传达了自己的抉择:“我要滑回去,尽一切可能把样机保住!”梁万俊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

试飞员被称为“悬崖边的舞者”。飞行试验涉及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试飞员,梁万俊刻苦钻研军事科技和航空技术理论,搜集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航空资料、上千张飞机结构图片。现在,他已经成为熟练驾驶6种机型的高素质试飞员,有数篇文章在国内外航空杂志发表。多年的试飞生涯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数十次险情,但最终都化险为夷……

这一次,他也一定要将飞机完整地带回地面。

雷强迅速查看着各种监控数据,人们在他拧紧的眉头上仿佛看到了步步逼近的危机。同在塔台的研究所的老总眼里含着泪,声音颤抖地说:“雷头,跳伞吧——”他哽咽着没有说出下半句。

雷强的眼睛血红,脾气刚烈的他声音很大地吼了一声:“听我的!”

巨大的飞机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作好迫降准备。”

失去动力控制的飞机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测得到。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这一切必须十分精准,百分百的精准。正常的飞机降落,可以修正方向和速度,实在不行,还可以拉起来复飞。但失去动力的飞机没有可控余地,稍有差池,便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飞机滑到机场1400米上空。

蓝蓝的天空,隐隐传来一阵空气的撕裂声。转瞬,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蓦然闯来!

霎时,机场上,塔台里,数百人仰头,一双双眼睛焦灼地盯住飞机!

在所有人心跳如鼓的当儿,雷强的声音听上去还是那么沉稳:“保持好状态!“

梁万俊冷静沉着地调整飞机的状态,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小心地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为迫降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可以下降高度了,放起落架。”雷强下令。

“好的。”梁万俊下降高度,放起落架。

“起落架很好,对正跑道。”雷强指挥道。

“好的。”梁万俊对正跑道。

“再对正一点,左翼……”

“好的。”

话筒里,梁万俊的语气平平静静,声音高低大小几乎完全没有变化。一般情况下,人在紧张的时候呼吸会急促,指挥员们都听到过从话筒里传来的呼呼的喘气声。但梁万俊没有,一声也没有。

地面指挥所内,人们的心略微安定了些。

近了,更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的战机俯冲直下。下落航线与跑道呈70度夹角,但此时飞机的速度在400公里/小时左右,远远大于正常值。大速度落地,飞机冲力过大,但凡操作上有丁点儿失误,飞机就可能冲出跑道,翻滚坠毁。

地面上,飞机设计师、生产人员、试飞指挥员、地面保障人员一齐屏住了呼吸。

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胎下飞出两股白烟。

“放伞!”雷强及时喊话,声音加大。

他的话音未落,一朵伞花在飞机尾部猛然绽开。然而,飞机冲势只是略减,依然朝跑道尽头狂奔。

“拉应急!……”雷强的指令一连串跟上。

“刹爆!”一阵刺耳的尖啸,轮毂在水泥跑道激起两条刺眼的火龙!巨大的速度下,一侧轮胎爆破。

千钧一发之际,梁万俊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一系列操作程序,时间、方向、力度把握精准。人们绷紧的心里有了小心翼翼的期待。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儿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跑道上,留下两道464米的黑色擦痕。

“成功了!”“成功了——”人们欢呼着从各个角度向机场冲去。

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2005年2月,“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演播大厅里,当主持人念到梁万俊的名字时,一个身穿飞行服的清瘦年轻人走向前台,他神情安详宁静,脸上一缕微笑仿佛清风。

主持人的声音在偌大的大厅回响,这段堪称经典的颁奖词多年之后仍然被人们反复提起: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军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称谓,它代表着忠肝义胆、铁血柔情。而在丁玉清的讲述中,它浓缩为试飞大队里一位位试飞员的名字,这些亲切而闪亮的名字背后,意味着奉献与担当!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群搏击在蓝天的雄鹰,他们怀揣着强国的梦想,用青春与生命在蓝天上完成着最执着、最勇敢、最壮丽的飞翔!

(根据张子影的《试飞英雄》改写)

1.文章围绕梁万俊如何处理“一级空中特情”展开情节,一步步地呈现梁万俊的“英雄”

形象。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1.2万米高空,梁万俊决定将失去动力的样机滑回去,毫不犹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2月,梁万俊出席“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颁奖仪式,安详宁静。

2.文章画线句中雷强所说“听我的”意味着他将做出怎样的选择?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

选择?

答:________

3.本文主要是通过展现矛盾冲突、细节刻画人物、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转述等写作方法

来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请从文中任选一处运用了某种写法的文字,设计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

所选之处:(摘抄或概括)________

你的问题:_______

4.在给梁万俊的颁奖词中,称谓由“他”到“你”再到“中国军人”,简要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理解。

答: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