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①和中国类似,美国也是地震较多的国家。但是过去十年中,美国地...

 

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①和中国类似,美国也是地震较多的国家。但是过去十年中,美国地震次数显著升高,令人有些吃惊。

②比如从1967年到2000年,美国中部和东部震级达到3.0级及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21场。但过去的10年中,这些地区的地震数量增加了近十倍。2011年,地震次数居然达到了创纪录的188场!

③美国中部和东部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地震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呢?

④一般来说,如果发生过一次大地震,比如近些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或日本的东海大地震,大地震过后会有许多次余震,这会让短期内的地震次数有大幅度的增加。然而美国并不是这个情况,最近一些年美国本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地震,因此那些增加的地震并不是大地震后的余震。

⑤触发这么多次地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震学家对这些地震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地震与遥远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没什么联系,并不是余震。相反,这些地震与许多废水注入井有明显的联系。在美国,为了开采地下岩层中储存的天然气和地热能源,工程人员会通过井口向下注水,把能源“冲洗出来”。在过去10年中,袭击美国中部的震级达到4.5级及以上的地震,至少有一半发生在注水井的附近,震源都在注水井附近地下的断裂带上。原因是在废水注入地下的过程中,局部的断层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一旦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就会引发地震。同时,废水也让岩层之间更加顺滑,容易发生地震。

⑦世界各国如今正掀起开采页岩气、页岩油的新能源革命,其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把水压到地下,用水压来击碎岩层,释放出原本禁锢在岩层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么做本身不会造成地震,因为那些含有油气资源的岩层会被压得支离破碎,这样的岩层并不会集中释放能量。但是地震学家发现,含油气的岩层周围的岩石也会受到注入水的影响,那里的岩层并没有碎裂,注入水会诱发岩层产生地震。

⑧以前人们一直没有评估注入井开采油气资源带来的地震风险。现在看来,这种风险不容忽视。尤为可怕的是,如果未来人们向地下更深处注入大量的废水,试图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时,有可能会触发更大级别的地震。所以地震学家建议,在用注水井开采油气资源之前,应该对当地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作者奥云)

1.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2.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尤为可怕的是,如果未来人们向地下更深处注入大量的废水,试图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时,有可能会触发更大级别的地震。

 

1.为了开采地下岩层中储存的天然气和地热能源,美国工程人员会通过井口向下注水。在废水注入地下的过程中,局部的断层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一旦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就会引发地震。同时,废水也让岩层之间更加顺滑,容易发生地震。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作比较,用汶川大地震、日本的东海大地震与美国地震作比较,突出美国地震发生原因的与众不同。 4.不能删去。“有可能”表估计,说明“如果未来人们向地下更深处注入大量的废水”或许会触发更大级别的地震。如删去,说法会变得太绝对。“有可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要从文中的相关介绍中找出“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2.本题考查说明文中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段落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联系上下文内容,可以看出第③段在文章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第④段通过作比较,突出美国地震发生原因的与众不同。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有可能”表估计,如删去,说法会变得过于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贩卖一段绿

①春天的乡下老宅,院子里青草如树,檐下的老砖上苔藓恣肆疯长。房子闲得久了,野草和青苔就开始忙碌了。

②院子里,墙体早已开始剥落。我每次回家,都要去锄草,用镰刀和斧头,砍断硕大的灰灰菜。这种草,嫩的时候,可以拌面蒸着吃,长老了,有大拇指粗,很难拔掉,只有用斧头。一院子野草拾掇下来,裤管上溅的全是青草汁,异常难洗。

③我有时候想,这些草汁也是在寻仇,我杀戮了它的草籽草孙,它以绿色的血液来报复我。但是,这原本就是我的家呀,只不过很少回来,被“鸠占鹊巢”了。看来,一座房子,谁住得久了,就是谁的家了。

④人有乡愁,走得远了,会想家,且懂得叶落归根,年迈时都要回到故土,让身体在故乡的土地里安眠。而草没有乡愁,它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它们在自己的脚跟下的土地里生根发芽,繁衍子嗣。一辈子壮大的是一片草丛,贩卖的是一段绿。

⑤苔藓呢,这种小东西通常一夜之间就蔓延整个墙根,它们还会在我脚下的老砖头上跟我使绊子。我在锄草的时候,一不小心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弄得满身是泥污。一旁的女儿哈哈大笑说,爸爸真笨。是的,在女儿面前,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笨。这样做,是为了让她觉得她已经长大了,马上会逐步超越父亲,给孩子培养一些自豪感。

⑥我整理好院子里的野草,吱呀——推开老屋的门。嚯——原来,屋内不知道什么时候窜出来一棵小泡桐树苗,青嫩嫩的,恰如豆蔻。老屋并没有用水泥砌地,院子里的泡桐树也许太溺爱它的子女了,唯恐它遭受风吹雨打,看老屋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把它送到了屋内来。我看了一眼屋内的泡桐树苗,黄蔫蔫的,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恩泽,也得不到母爱,它一定是孤寂了。我把它移栽到院子里的阳光里,与它的“父母兄弟”俯仰生姿,整个院子就有了生机,树木也在享受它的天伦之乐了。兴许隔几日再看,先前那个黄蔫蔫的树苗,已经转绿了,这样一种繁衍,也是一种基因的“贩卖”。

⑦院子收拾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在院子一角发现了一根葡萄藤,顺藤找它的所在,看到从邻居家的院子里长过来。硕大的葡萄,一个个足有小乒乓球那么大,一串串压枝欲坠。女儿看到葡萄,大声指给我看:爸爸,爸爸,看,紫霞仙子!

⑧女儿总是喜欢把葡萄说成紫霞仙子,我把这些葡萄摘下来,放在小盆里,满满当当,我让女儿给邻居家送去。哪知道,刚刚送过去,就被送过来了。邻居马叔说,这根葡萄藤是他故意甩到我家院子里的,怕的是院子常年不住,没有生机,只为增添一番绿意。我把那些葡萄洗净了,掇了条小凳子坐在院子里。

⑨看着满目葱茏的绿,女儿说,爸爸,我们回来住吧。妻笑着说,看这孩子,尽管没在这里出生,也喜欢这里,真是难能可贵的地缘呀!

⑩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也应该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泡桐树苗”。

(选自《深圳商报》,作者李丹崖,有改动)

1.文章围绕“贩卖一段绿”描绘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2.结合具体语境,指出第③段中“鸠占鹊巢”的含义。

3.第⑧段中的加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苔藓呢,这种小东西通常一夜之间就蔓延整个墙根,它们还会在我脚下的老砖头上跟我使绊子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

本报讯(记者罗伏灵 李光伟) 悠悠赤水长,幽幽国酒香。10月28日上午,由国酒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第十一个茅台酒节在茅台集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公司各单位代表、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及国内众多媒体记者等两千余人共襄盛举,在茅台镇醉人的酒香中共同见证了这一标志着国酒茅台历史传承的年度盛事。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在下面句子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我的老家在道真一个偏远的山中。有一次回老家,看到鸡迟迟不肯回笼,怎么赶也赶不进鸡圈。这时候我就听见外婆说一会儿就要下雨了,快把晾在坝子的衣服收到屋里去,老伴!果然,不一会儿天空就飘起了小雨。那时候,我打心眼里佩服外婆,觉得她懂得看天象,真神奇哦这件事也在我的心里浮起一个小问号——为什么外婆会知道这些呢

 

查看答案

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后面问题。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上面这段话出自名著《简·爱》,作者是________(国别)的________________(人名)。

(2)这部名著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请对其性格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篇段积累——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