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综合性学习 教师节到了,你所在班级将举办“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综合性学...

三、综合性学习

教师节到了,你所在班级将举办“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1.将下面调查报告内容填写完整。

标题:关于我校初三老师工作量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________________

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直接访谈。

2.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分别写一句话,送给下面的老师。

(1)英语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以上庆祝活动,请你再为庆祝教师节设计两个语文活动项目。

项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校初三老师了解初三老师的工作量,体会教师的苦和乐,从而更加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2.你灵活多变,像奇妙活泼的英文字母,带领我们走进世界诸国。你循循善诱,像层层演变的进化历程,指引我们探索无穷的奥秘。 3.“园丁颂”故事会演讲比赛 【解析】 1.本题考查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标题、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等部分,要结合活动内容来写作。根据标题内容:关于我校初三老师工作量的调查报告,可以知道调查对象是我校初三老师,调查目的是了解初三老师的工作量,体会教师的苦和乐。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合课程特点,写出送给不同老师的个性化贺词。 3.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平时注意积累关于语文活动项目的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阕描绘了哪些景象?营造了怎样的境界?

2.下阕加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出近之 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莫知  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益其声 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计曰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老虎这一形象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①和中国类似,美国也是地震较多的国家。但是过去十年中,美国地震次数显著升高,令人有些吃惊。

②比如从1967年到2000年,美国中部和东部震级达到3.0级及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21场。但过去的10年中,这些地区的地震数量增加了近十倍。2011年,地震次数居然达到了创纪录的188场!

③美国中部和东部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地震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呢?

④一般来说,如果发生过一次大地震,比如近些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或日本的东海大地震,大地震过后会有许多次余震,这会让短期内的地震次数有大幅度的增加。然而美国并不是这个情况,最近一些年美国本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地震,因此那些增加的地震并不是大地震后的余震。

⑤触发这么多次地震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震学家对这些地震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地震与遥远地区发生的大地震没什么联系,并不是余震。相反,这些地震与许多废水注入井有明显的联系。在美国,为了开采地下岩层中储存的天然气和地热能源,工程人员会通过井口向下注水,把能源“冲洗出来”。在过去10年中,袭击美国中部的震级达到4.5级及以上的地震,至少有一半发生在注水井的附近,震源都在注水井附近地下的断裂带上。原因是在废水注入地下的过程中,局部的断层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一旦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就会引发地震。同时,废水也让岩层之间更加顺滑,容易发生地震。

⑦世界各国如今正掀起开采页岩气、页岩油的新能源革命,其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把水压到地下,用水压来击碎岩层,释放出原本禁锢在岩层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么做本身不会造成地震,因为那些含有油气资源的岩层会被压得支离破碎,这样的岩层并不会集中释放能量。但是地震学家发现,含油气的岩层周围的岩石也会受到注入水的影响,那里的岩层并没有碎裂,注入水会诱发岩层产生地震。

⑧以前人们一直没有评估注入井开采油气资源带来的地震风险。现在看来,这种风险不容忽视。尤为可怕的是,如果未来人们向地下更深处注入大量的废水,试图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时,有可能会触发更大级别的地震。所以地震学家建议,在用注水井开采油气资源之前,应该对当地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作者奥云)

1.阅读选文,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美国地震激增之谜”。

2.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尤为可怕的是,如果未来人们向地下更深处注入大量的废水,试图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时,有可能会触发更大级别的地震。

 

查看答案

 

贩卖一段绿

①春天的乡下老宅,院子里青草如树,檐下的老砖上苔藓恣肆疯长。房子闲得久了,野草和青苔就开始忙碌了。

②院子里,墙体早已开始剥落。我每次回家,都要去锄草,用镰刀和斧头,砍断硕大的灰灰菜。这种草,嫩的时候,可以拌面蒸着吃,长老了,有大拇指粗,很难拔掉,只有用斧头。一院子野草拾掇下来,裤管上溅的全是青草汁,异常难洗。

③我有时候想,这些草汁也是在寻仇,我杀戮了它的草籽草孙,它以绿色的血液来报复我。但是,这原本就是我的家呀,只不过很少回来,被“鸠占鹊巢”了。看来,一座房子,谁住得久了,就是谁的家了。

④人有乡愁,走得远了,会想家,且懂得叶落归根,年迈时都要回到故土,让身体在故乡的土地里安眠。而草没有乡愁,它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乡。它们在自己的脚跟下的土地里生根发芽,繁衍子嗣。一辈子壮大的是一片草丛,贩卖的是一段绿。

⑤苔藓呢,这种小东西通常一夜之间就蔓延整个墙根,它们还会在我脚下的老砖头上跟我使绊子。我在锄草的时候,一不小心滑倒,一屁股坐在地上,弄得满身是泥污。一旁的女儿哈哈大笑说,爸爸真笨。是的,在女儿面前,我有时候会故意装笨。这样做,是为了让她觉得她已经长大了,马上会逐步超越父亲,给孩子培养一些自豪感。

⑥我整理好院子里的野草,吱呀——推开老屋的门。嚯——原来,屋内不知道什么时候窜出来一棵小泡桐树苗,青嫩嫩的,恰如豆蔻。老屋并没有用水泥砌地,院子里的泡桐树也许太溺爱它的子女了,唯恐它遭受风吹雨打,看老屋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把它送到了屋内来。我看了一眼屋内的泡桐树苗,黄蔫蔫的,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恩泽,也得不到母爱,它一定是孤寂了。我把它移栽到院子里的阳光里,与它的“父母兄弟”俯仰生姿,整个院子就有了生机,树木也在享受它的天伦之乐了。兴许隔几日再看,先前那个黄蔫蔫的树苗,已经转绿了,这样一种繁衍,也是一种基因的“贩卖”。

⑦院子收拾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在院子一角发现了一根葡萄藤,顺藤找它的所在,看到从邻居家的院子里长过来。硕大的葡萄,一个个足有小乒乓球那么大,一串串压枝欲坠。女儿看到葡萄,大声指给我看:爸爸,爸爸,看,紫霞仙子!

⑧女儿总是喜欢把葡萄说成紫霞仙子,我把这些葡萄摘下来,放在小盆里,满满当当,我让女儿给邻居家送去。哪知道,刚刚送过去,就被送过来了。邻居马叔说,这根葡萄藤是他故意甩到我家院子里的,怕的是院子常年不住,没有生机,只为增添一番绿意。我把那些葡萄洗净了,掇了条小凳子坐在院子里。

⑨看着满目葱茏的绿,女儿说,爸爸,我们回来住吧。妻笑着说,看这孩子,尽管没在这里出生,也喜欢这里,真是难能可贵的地缘呀!

⑩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也应该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泡桐树苗”。

(选自《深圳商报》,作者李丹崖,有改动)

1.文章围绕“贩卖一段绿”描绘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2.结合具体语境,指出第③段中“鸠占鹊巢”的含义。

3.第⑧段中的加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苔藓呢,这种小东西通常一夜之间就蔓延整个墙根,它们还会在我脚下的老砖头上跟我使绊子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

本报讯(记者罗伏灵 李光伟) 悠悠赤水长,幽幽国酒香。10月28日上午,由国酒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第十一个茅台酒节在茅台集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公司各单位代表、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及国内众多媒体记者等两千余人共襄盛举,在茅台镇醉人的酒香中共同见证了这一标志着国酒茅台历史传承的年度盛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