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机器人时代”。各种类...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机器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察、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远程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 本段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 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 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

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1.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2.B 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数,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察、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 5.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亦是中考中的常规题型之一。结合文章,理解字词含义。此题的基本思路是“本义+文义”。“异军突起”异军:无人机。突起:迅速崛起。那么在文中的意思是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第④段说明的内容,该段由一个中心句和三个分句构成,中心句“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总述无人机用途广泛,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后的用途,据此可排除A、D两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无中生有,可排除,故选B。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数,不实事求是。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或表明范围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石底以出

(2)佁然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乃记之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第1、2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4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5月18日,中宣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回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____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徒弟,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_______

(3)他豪爽直率,疾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_______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