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
(3)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模仿划线句子形式,续写两组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要谦虚;温柔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要坚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符语境的一项是( )
A. 他在做事过程中,总是一副廓然无累的样子,所以常常因失败而愁眉苦脸。
B. 他因亵渎学问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 父亲是一个睿智的男人,因此当他决定在我们的博客上发文时我觉得很荣幸。
D.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李小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改正了错误。(删除“使”)
B. 人们如果连续看电视超过4小时,就会使人十分疲劳。(把“如果”移到“人们”之前)
C.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除“是否”)
D. 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把“即使”改为“虽然”)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须晴日,看hóng zhuāng sù guǒ(_______),分外妖娆。
(2)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______)中笑着长大的。
(3)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_______),便是敬。
(4)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_______)。
根据课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典故表达想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