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修葺 折损 陡峭 以身作责
B. 监督 失意 排解 如释重负
C. 商酌 别扭 修润 悔人不倦
D. 悠闲 达观 循环 悲天闵人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
B. 冗长(chén) 慎重(shèn) 妥帖(tiē) 拖沓(tà)
C. 累赘(zuì) 悔恨(huǐ) 鞠躬(gōng) 生疏(shū)
D. 驿路(yì) 晶莹(yíng) 陡峭(qiào) 溢出(yì)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
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
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选文
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
①陈忠实、杨绛两位先生先后辞世,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都引发了“刷屏”,也同时出现了讥讽的声音:你们读了作家几本书,也有资格假惺惺装文化人点蜡烛?老实讲,对这种态度我不以为然: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相连,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作家的印象,专业或不专业,读得多或读得少,只要他愿意表达,难道不应该更宽容地对待这种表达的自由吗?我认为,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匮乏的必需品。
②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也部分反映了我们怎么看待世界。能否宽厚、从容地对待世界,也决定了这个世界是否会宽容、从容地对待自己。按照美国作家房龙在《宽容》一书中的定义,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异于自己或传统见解的观点有耐心与公正的容忍。换个说法,宽容的本质就是尊重、有同理心。
③在当下社会的很多场合,缺少尊重感、同理心的情况处处可见,导致了各种关系的局促和撕裂。网络世界上贴标签、打棍子、扣帽子的做派,天天都在上演;在某些官员那里,给曝光丑闻者套上“没安好心、危害社会”的帽子,给某些新生事物贴上“没事找事”的标签,也是分分钟的事儿;在很多老师那里,凡是学生身上有自己“看不惯”的表现,便试图扼杀剪除;甚至某些自诩进步的知识分子,也难逃羁绊:凡是不同于己,便“不可理喻”,加以蔑视与讥讽,引为寇仇。
④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不仅是一种修养和美德,最终还会成为你我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多元时代里,每一个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看不惯一些明星的高调,看不惯一些学生的新潮,看不惯义愤,看不惯中庸与调和……但各种“看不惯”之后,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同理心去感受,他们触碰底线了吗?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他们真的是人心大坏而不是角度不同吗?
⑤当我们崇尚犀利的时候,莫忘记了从容的魅力。1936年,鲁迅去世,一位女作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痛骂鲁迅,胡适给她回信说:鲁迅先生固然批评过我,但是我对你这个态度,深表遗憾。“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能万美集于一身;不喜欢一个人,我们不能万恶集于一身,我们要就事论事,方有持平之论。”信念不同的自由激辩也该有底线,比如: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⑥ 发生在这个时代的很多谩骂、嘲讽、“打击”,凡是不以理性与包容为底色,我一概从心底对其不齿。大家确实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绝对不是“灭了谁”才有出路。思想竞争、观念竞争,需要以极大的包容之心作为运行的底盘,在如此基础上碰撞、激辩、博弈、说服,才能彼此砥砺,螺旋上升。没有包容心的争辩只能把真理越推越远,处处硝烟弥漫,结果一地鸡毛。人人都应该克制自己“看不惯”的反应,在理解与理性的基础上讨论与争辩。
⑦比起曾经的极端年代,我们确实宽容了很多,但比起我们追求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宽容还远远不够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一句话,贴在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室或走廊里,“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遗憾的是,它始终没能写入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心里。傲慢、偏见、偏激,狭隘、局促、自负,仍是投射在很多人心头的躁动阴影。而宽容,仍是这个时代处处都显匮乏的必需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阅读下面选文
做一个寥若晨星的少年
①我当过很久的差生,尤其是在进入初三之后。初三那年开了化学课,第一次考试我只考了19分。可我并没有在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感到羞耻或难过。未来那么远,成绩有什么用呢?考重点高中?考重点大学?——那好像本来就不属于我吧。我不是个叛逆的学生,我只是对成绩“无能为力”——就抱着这样消极的想法,我把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荒废掉了。
②生活的转机是从那年的十二月开始的。原来的班主任生病住院,我们班换了新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自从他到班级后,整个班级就陷入了低气压.新来的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早读前必须到操场上跑步,患有”早起困难症”的我真是叫苦不迭.
③我本来数学就不好,他上课又特别喜欢叫人到黑板上做题,我就坐在讲台面前,时刻面临被点名的危险,所以比一般同学还害怕他。如果远远地看见他,宁肯绕整整一个大圈再进教室,也不愿和他打照面。
④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我忘了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只记得满纸都是红色的错号。那次考试之后,他挨个找同学们谈话,叫到我名字时惴惴不安地捏着衣角百般磨蹭,提心吊胆地走进办公室, 我没想到平时凶神恶煞的他这么和蔼,他并没有训斥我,只是看着我满是红色的试卷时轻轻地叹口气。在他帮我分析完各科成绩之后,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了一段话。老师说:\有些人凭着家庭和出身,不需要努力就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我们不行,对吧?我们得非常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吧?如此简单的两个问句,让我的耳朵烧红了一圈。 ⑤他没再多说什么,就让我回去了。从老师办公室里出来,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让我明白,作为一个家境一般资质平常的女孩,没有放肆的资本,得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另一种生活。
⑥没有人知道,是从那之后,我才决意要变成了另一个人。
⑦我不再在课间偷懒,开始每天缠着同桌帮我检查作业。为了提高化学成绩,我每天都抽出一节自习课赖在化学老师的办公室里恳求他给我讲解习题。尽管他不耐烦,但我仍然契而不舍地问了下去,求他给我讲第三遍第四遍直到我再也不会做错。我也不再躲着班主任,甚至主动要求去黑板上做数学题,就算全班同学都做完了我还在讲台上呆呆地演算,但我总算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⑧几个月悄然而逝,很快就迎来了中考,我只记得自己化学考了满分,总分也挤进了重点中学的分数线。
⑨许多年后,我在《毛姆生活的道路》一文中看他写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环境决定的。他们的命运在拨弄面前,不仅逆来顺受,甚至还能随遇而安。我尊重这些人,可我并不觉得他们令人振奋。还有一些人,他们把生活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似乎一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这样的人虽然寥若晨星,却深深吸引着我”
⑩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怎样逆袭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我们的命运从来不是上天注定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堆叠出自己的未来。希望你也有相同的勇敢,像毛姆说的,做一个寥若晨星的少年。
1.选文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根据选文第④⑤段内容,概括出“我”的心里变化过程。
内容 走进办公室 没被老师训斥 聆听老师教导 回味老师的话
心理① 惴惴不安 ② ③ ④顿悟
3.选文中老师教育学生有自己的方法,请概括写出能表现这一特点的情节。
4.选文第8段中的加点词语“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5.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选文第3段中的所以比一般同学还害怕他写出了我对这位新老师的畏惧,并且直接表现了老师的严厉。
B. 选文第4段刻画老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里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C. 选文第6段在内容上突出了我要改变的决心,同时在结构上既与前文相照应,又与标题相照应。
D. 寥若晨星的意思是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的人像早晨的星星那样稀少。
文言文阅读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群患者何不为也?
乙)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①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注]①大辟:死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故不为苟得也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
(3)其囚及期 :
(4)而卒自归无后者: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3.用原文话来回答:甲文中作者说“死亦我所恶”,而乙文中死囚犯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用甲文中所阐述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