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险而民附_____(2)此用武之_____(3)民殷富而不知存恤_____

2.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3.请写出诸葛亮建议刘备针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不同策略。

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戎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给刘备提出战略方针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5.刘备为求贤而____________(填一成语),由此看来,刘备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这让我们进一步想到了舜发于____________,傅说举于____________,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____________

 

1.(1)地势(2)地方(3)国家 2.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3.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刘璋:取而代之;戎越:抚和戎越。 4.成霸业,兴汉室。 5.三顾茅庐畎亩之中版筑之间百里奚 【解析】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参考译文: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题目中三个“国”意思不同,第一个指“地势”,第二个之“地方”,第三个指“国家”。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仔细阅读文章,从中可以找到句子“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来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从“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中可知,对待曹操应:此诚不可与争锋;从“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中可知,对孙权:可以为援;从“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中可知,对荆州、益州应:夺取、占领(跨有);从“西和戎越”中可知,对戎越应:抚和。据此分析提炼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熟读课文,通晓全文大意,联系上下文按要求作答。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成霸业,兴汉室”是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思维的拓展能力。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中可知,这个成语应该是“三顾茅庐”;结合题目的提示“舜发于”,联系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内容,完成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文默写。

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1)______;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2)______;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3)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4)____________。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5)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名著片断,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

一个清晰而离的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各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加点的“我”是______(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______(事件)。

(2)“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后,家里洋溢着邻居们热情的笑脸。

B. 读了《范进中举》后,张明忍俊不禁的笑了。

C. 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D. 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们接着说道,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B.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C.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 我说:“兄弟,原谅我,我什么都没有?”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课文的相关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B. 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作者的笔下,这一人物毫无可取之处。

C.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所以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

D. 在《陈小手》中,作者沈从文叙事从容恬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