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和_________是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B. 《三峡》 ——郦道元 ——南朝梁
C. 《藤野先生》 ——鲁迅 ——现代
D.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奥地利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1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哂笑——我们以为 (1) 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印章的书法名帖,却原来只是古人生活中的小简,就像现在的短信。
②大名鼎鼎的《韭花帖》,本是杨凝式写给友人的楷书小便条,只是午睡醒来觉得肚子饿了,忽然发现韭花,食之香极。看此帖,顿时发现艺术和生活的【甲】(真谛 真缔)——那书法,哪里是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只不过是与我们丝丝相连的生活之味罢了。
③帖之于生活,真实、生动,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欢喜之气。王羲之的《丧乱帖》《姨母帖》《平安帖》《何如帖》,流荡自在,浑然天成。《何如帖》——不知你近来身体怎样?“何如”二字潇洒自在。接着又说回信为何迟了 (2) 是因为羲之得了感冒,多么好玩呀。
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十五个字的便条,不过是抱怨丸药不好。《快雪时晴帖》,只是说天气,下了雪,又放了晴。短短几字,却看得人心里暖意顿生。
⑤那平凡的生活,与书法相交,极为玄妙而又 (3) 。俗世烟火中,不是每一次用笔都【乙】(正襟威坐 正襟危坐)。《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张旭嗜好饮酒,有“张癫”的雅称。他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提笔落墨,一挥而就。那天他肚子疼,不能忍了,便以最放肆的草书形式提笔写下这六字,令人看后不禁莞尔。
⑥社稷江山何用问? 。这些帖里没有什么龙吟凤哕,只实实在在地写着:“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4) 这样的文字,清简如水,没有任何波折,连名带姓十四字,表达得足够清晰,书写着笋与茶的新鲜美味。
⑦帖,看得人心里对生活满满的都是爱——它这样随心随性,只是低头的那碗饭,天边的那缕风,只是心中事,身边人呀。
(1)对文段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甲、乙处应填的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shěn) 真谛 正襟威坐 龙吟凤哕(suì)
B.哂笑(xī) 真缔 正襟危坐 龙吟凤哕(suì)
C.哂笑(shěn) 真谛 正襟危坐 龙吟凤哕(huì)
D.哂笑(shěn) 真缔 正襟威坐 龙吟凤哕(huì)
(2)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处填写四字词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1)高深莫测 (2) ? (3)兴高采烈 (4) 。”
B.(1)肃然起敬 (2) , (3)兴高采烈 (4) ”。
C.(1)肃然起敬 (2) ? (3)意趣盎然 (4) ”。
D.(1)高深莫测 (2) , (3)意趣盎然 (4) 。”
(3)如果把第⑥段第一句话“社稷江山何用问”作为上联,下列各项作为下联填在原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黎民百姓不需谈 B.风花雪月不用管
C.琴棋书画何须论 D.崇山峻岭哪能翻
(4)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书法知识,下列书法作品和书法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5)帖,讲的是生活,是心中事,是身边人。请你写一则“考场帖”,描写你此时的心情。要求:请选用备选词语中任意两个词语,字体为正楷,字数为30-50。
备选词语:从容 忐忑 六神无主 平心静气 喜上眉梢 心烦意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百度百科上查询,“画面”有如下意思:
(1)画幅、银幕等上面呈现的形象。示例:石岩之下,一枝红梅横斜过来,不枝不蔓,随意点染,画面空白很大,然而却气象万千。——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
(2)某一地域内呈现的自然景象。示例:打开南向的窗子,就有一幅由远山、近村、电杆和瓦脊构成的画面呈现在你的眼前。——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
(3)某一特定环境中展示的社会现象。示例:我想这世上任何一个母亲都可以在心里描绘出这样温馨的画面。——萧然《读<目送> 》
以“有一幅画面,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 3.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阅读《行走的风景》,完成小题。
① 在商品琳琅满目的闹市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起货郎。一条黝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摇着发辫的手摇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但他曾是一道行走的风景,而我追逐着这道风景,从孩童进入了成年。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往事,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② 乡村里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货郎带来生机。鼓声由远及近,女人们像鸟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货郎歇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一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打情骂俏。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什在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远远的吆喝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吆喝,为了兑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变为富有,单调冷落的土地被渴望一遍一遍不倦地阅读。
③货郎常常是外乡人,他们坚韧的脚板踏平了异乡的艰险,朴素愿望冲淡了游走四方的担忧和恐惧。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货架在生活中漂泊,货郎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们也许会用一个顶针或者一个发夹几尺头绳换来一碗剩饭充饥,路边的风雨中的破庙可能成为临时的安身之所。在瓦蓝的天空下,在日落到来之前,孩子们追逐着他们。疲惫思归的货郎,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光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他们大发善心少有地慷慨,突然停下货架,从中取出水果糖一人一粒。那动作像闪电一样急促,不容被施舍的对象再有非分之想。
④货郎习惯于对每一位陌生人微笑,表情谦卑,视所有人为衣食父母。他们贪图微利,有时候一分钱都不让。但他们不取不义之财。8岁那年,我脱下一双新鞋换了一盒水彩蜡笔。天黑了才惴惴不安地回家。我父亲不肯相信穿在脚上的鞋子会弄丢了,关上了厅堂的大门,准备将我痛打一顿。远远地货郎的鼓声近了,鼓声在我家门前停顿下来,还有货担落地扁担吱呀呀的声响。接着,鼓声响起,由近而远。我父亲打开门一眼就看见了摆在门前的我的那双新鞋,而货郎的背影已远,消失在树影婆娑、山岚暮霭笼罩的山道上。那时,我的心里第一次对货郎产生了牵挂。货郎是不是要到落日的山那一边,微弱的星光能不能照亮他回家的路?
⑤擎起激越的鼓,用朴素愿望,敲响沉寂的岁月,让快乐在生活中流布四方。日子被一页一页地翻了过去,然而,视线越过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我仍然看见了货郎用黝黑的扁担,挑着闪亮的货架,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在走。
(选自《新华日报》)
1.货郎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货郎的性格特征。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表现力
一根黝黑的扁担,一头担着柴米油盐,一头担着日月星辰。
(2)第②段划线句子有何妙处?试进行赏析。
女人们像鸟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货郎歇脚的地方。
3.文章反复提到货郎“黝黑的扁担”这个特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女人臂弯里勾着篮子,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囡囡,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女人把蛋圆的镜子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橱窗。绒线的帽子套在小孩头上试戴,便又脱了下来。有几个女人拗不过孩子的欲望,便给他们买了最便宜的小洋囡囡。
本文第②段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女人和孩子买东西的情形,请分析这两段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