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困于心,于虑______                (2)人恒______

(3)倘自放纵______                    (4)自古所希______

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啮人,无御之者   ②可一战   ③塞忠谏之路也  ④臣不为喜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又是什么?

5.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1.通“横”,梗塞,堵塞,不顺 犯过失立刻,马上真的,的确 2.C 3.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4.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5.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解析】(甲)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 (乙)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衡”是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顺的意思。 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句①中“以”是“因为”的意思,句②中“以”是“凭借”的意思,句③中“以”是“以致”的意思,句④中“以”是“认为”的意思。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动”是“使……惊动”的意思,“忍”是“使……坚韧”的意思,“数”使“屡次,多次”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①》一词,完成两小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②。

料峭③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④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⑤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②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③料峭:微寒的样子。④斜照:偏西的阳光。⑤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赏析上片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

(2)谈谈你对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锁定四季,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则得名于气候变化,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

【活动一】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活动二】依据【材料二】写出24节气的含义。(用“既……又……”句式,限30字以内)。

【活动三】《春韵》文学社决定在12月28日下午2点举办“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并拟写了通知。通知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同学们:

校《春韵》文学社将在西报告厅举行“二十四节气”知识讲座,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

                                                  《春韵》文学社

                                                2016年12月7日

【活动四】阅读故事,用节气名补对联。

传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 ,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 今朝惊蛰,_____时雨到清明。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问题。   

①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水浒》,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

1.(小题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题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的憎恶,对隐鼠的弱小者的同情。

B.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高跟党自认为合乎古代制度,因此国王偏向高跟党。

C. 《琐记》中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经历。

D. 《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E. 《朝花夕拾》中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社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猖会》《社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使观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崇尚模范的浓厚氛围。

B.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尽管微博实名制可能会对用户的活跃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提高微博媒体营销和增强用户的内容自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